作为全球最大的豆粕和豆油出口国,阿根廷自7月31日起将豆粕和豆油的出口税从31%下调至24.5%,将大豆出口税从33%降至26%,使得制成品与大豆的税差从2个百分点缩减至1.5个百分点。阿马拉尔指出,虽然豆粕和豆油的出口税比大豆低,但税差缩小将影响其国际竞争力。
这一看似微小的变化实际上可能产生显著影响,因为税率差历来是吸引阿根廷大豆压榨行业投资的关键因素。美国农业部预测2025/26年度阿根廷将出口3000万吨豆粕和660万吨豆油,远超巴西的2320万吨豆粕和130万吨豆油。阿马拉尔强调,这种税率差是阿根廷产业保持相对低成本优势的重要原因。
这一看似微小的变化实际上可能产生显著影响,因为税率差历来是吸引阿根廷大豆压榨行业投资的关键因素。美国农业部预测2025/26年度阿根廷将出口3000万吨豆粕和660万吨豆油,远超巴西的2320万吨豆粕和130万吨豆油。阿马拉尔强调,这种税率差是阿根廷产业保持相对低成本优势的重要原因。
分析认为,由于阿根廷和巴西的豆粕主要出口市场高度重合,此次政策调整将为巴西产品创造新的竞争空间。阿马拉尔表示,随着阿根廷利用税率差的空间缩小,巴西豆粕竞争力将相应提升。不过他也指出,阿根廷在物流等方面仍具优势,其税收结构总体上仍倾向于鼓励豆制品加工而非大豆原料出口。
从长期来看,阿根廷此次税改可能带来双重影响。一方面,降低大豆出口税将直接惠及农户,有望刺激大豆生产复苏。这可能会推动阿根廷重新增加农业技术投入,虽然这种效应需要2-3年时间才能充分显现。目前阿根廷是全球第三大大豆生产国,仅次于巴西和美国。
另一方面,巴西在大豆出口上占据绝对优势,2025/26年度预计出口1.12亿吨,远高于阿根廷的500万吨,中国是巴西大豆最主要的出口市场。
阿马拉尔总结称,尽管阿根廷的税收调整幅度不大,但其对全球大豆加工品贸易格局的影响值得关注。巴西作为全球第二大豆粕和豆油出口国,有望从阿根廷竞争力的小幅削弱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