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8月5日),中国压榨企业向本地饲料厂售出近200万吨豆粕,创下2025年单日最高销售纪录。此次销售的豆粕主要在10月至2026年1月的交付,反映出市场对第四季度美国大豆出口旺季供应短缺的担忧。
斯通艾克斯新加坡公司副总裁Cheang Kang Wei指出,中国第四季度及2026年初的大豆采购进度显著落后于历史水平,主要受中美贸易冲突影响。
周二的远期豆粕销量远超上周全周的85万吨,显示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中粮集团和中储粮等主要压榨企业成为此次销售的主要供应商。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依赖进口大豆生产豆粕和豆油。压榨企业通常通过预售豆粕锁定加工利润,同时从国际市场采购大豆作为原料。
分析人士称,市场对中美农业协议可能破裂的担忧,叠加期货市场压榨利润可观,促使企业加快预售以保障收益。
目前,中美贸易谈判进展缓慢,尽管双方已进行多轮磋商,但仍未达成协议。这一不确定性持续影响中国大豆进口,并推动国内压榨企业采取更为谨慎的采购和销售策略。豆粕远期合同激增反映市场对供应风险的规避,同时也凸显了全球贸易政策对农产品市场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