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先是新疆玉米大跌了130元/吨。
这个我们昨天没有说,因为其实没啥可说的,新疆的行情代表不了山东华北,也代表不了东北。
8月5日,内蒙古就有企业大涨了130元/吨。
你说这又怎么说呢?
其实也没啥可说的,说到底无非就是大家对玉米的预期不一样,所以决定了提价还是压价。
但是玉米市场现在确实有点危险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就在5号这天,期货市场突然大跌,而现货市场中,山东华北都出现了上涨,东北算是涨跌互现吧。
但是期货市场反映的是玉米市场的预期,这足以说明,现在的玉米市场已经有点慌了。
慌什么呢?
说白了还是在消耗情绪。
而这个情绪很可能和这个新疆玉米突然大跌130元有一定关系。
虽然说新疆的行情和东北以及山东华北关联不大,但是好端端的突然下跌,必然有其缘故。
主要原因就是新疆的春播玉米快要上市了。
随着时间的推进,现在玉米市场的定价重心从余粮偏紧开始转移到了新玉米产情上,而这个新玉米产情不光是包括玉米的产量质量,还包括成本。
于是,成本论甚嚣尘上。
玉米丰产预期浓重,再加上成本走低,于是用粮主体当然要大压价格了。
所以,新疆玉米就成了照镜子,似乎注定山东华北也要这么走一样。
情绪自然就要慌了。
但还是要回到老生常谈的问题,玉米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利空,而当前大家关注的新玉米产情也只是一个预期,并且距离新玉米真正大批量上市还是有一段时间的,不是说明儿就要上市了。
而这段时间里还是有可操作的空间的。
从需求角度看,弱归弱,但是也有刚需支撑。
猪价在下跌,二育动力在下降,但是生猪产能以及存栏依然处于高位,这就足以保障了玉米的基本需求。
而深加工虽然暂时需求不高,但是从库存来看,深加工总库存量同比是下降的,降幅约5.2%。
8月份消费差,补库速度慢,但进入9月以后,天气转凉补库也要提上日程了。
所以需求未必就是一潭死水。
再说进口玉米拍卖的事,最近一次拍卖成交率大跌,只有13%,一方面和需求有关系,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质量问题,所以并不能单纯的以数字来定行情。
而最新的消息显示,江苏也开启了小麦托市,这么一来,5大主产省就只有山东没托市了,那么山东的托市是不是也快开始了呢?
小麦托市意味着小麦就有底了,小麦有底对玉米其实也是好事,毕竟小麦如果想替代玉米,那就只能在玉米之下,不能在玉米之上。
否则市场会预期玉米还要下行,也不会选择小麦来替代,那么这个局面就又会僵住了。
所以这里面是有很多变数的,不一定就是死局。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情绪这东西吧,从高往下落很容易,可以飞流直下三千尺,但是想从下再往上涨就难了,除非有突发性事件强刺激,否则就只能像蜗牛爬坡,慢慢往上挪。
所以这波玉米的悲伤情绪还没过去,现在是天气再次阻碍了玉米的上量,到雨过天晴,玉米会不会又悲歌重奏呢?
未知,但也不必恐慌。
这对玉米来说也未必就是坏事,本来余粮就偏紧,现在跑得越多,后面剩得也就越少,尤其是优质粮,才会有重振旗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