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市场动态 >> 正文
玉米好像被“假象”糊弄了!
日期: 2025-07-30   来源:老白狼说三农  阅读: 6943  双击鼠标滚屏
市场转换就这么神奇,7月初之时,谈“进口玉米拍卖”这几个字眼,很多人“如临大敌”或“瑟瑟发抖”!经过20多天演变,现在拍卖量级、成交率已经无人问津。
 
其实进口玉米拍卖成交的量级为105万吨,总成交率为46%,昨天投放了19.2万吨,实际只成交了5.3万吨,成交率只有27%。
 
这种转变,也说明进口玉米对于当前市场已经弱化,市场开始进入到正式的“供与需”进行博弈时空段,到底供应是赢家?还是需求是赢家?其实一切都明牌,只是一叶障目而已。
 
第一,玉米价格在3月份形成第一次高价行情,随后7月份又一次形成高价行情,而且大概率就是陈玉米的年度高点。
 
第二,3月份起至8月份这几个月份中,市场情绪经历各种“V”或“W”行情,在反反复复调整中,很多人选择离场。
 
第三,今年是玉米上升年,但这个上升是给贸易商开始赔钱打基础,这话什么意思?农民赚钱之时就是某些人赔钱之时,反之农民赔钱之时才是某些人赚钱之时,您细品!
 
第四,今年是养殖,以生猪为主的产能去化年,但这个去化需要时间的盘整,不是一蹴而就下跌。同时蛋鸡受到了7月份高温+降雨影响,进入到8月份以后需求变大,对玉米有支撑。
 
综上所述,玉米行情仍会走出一个向下行情,但这个下跌不吓人。反之,如果猪价或能量饲料还会有大涨行情,那么新季玉米上市至年前基本就没有什么好价格。
 
市场到底会走出哪般行情,相信玉米期货已经给出了答案!
 
近两日东北产区出现了两极分化:
 
1、东北港口落价,但产区却在涨价,南港饲料厂因为期货原因想购买更便宜的玉米;
 
2、以吉林为轴心的深加工,表面报出来的价格很低,但实则采购合同价格与主流同步;
 
以上两个表现形式,说明东北产区贸易商拿“东北产区余粮减少”做为涨价或不落价的根本原由,但没有注意到的是下游的需求也在弱化,从而形成了“正向”比。
 
大白话,供应在减少,但需求也在减少。
 
我们再看看华北区域深加工,现在整个市场的焦点,山东深加工成为了全国整体玉米市场的焦点和高价地,这种行情好似给了很多人的信心——饲料没有玉米可以活,但深加工不行。
 
人人都知道这个时间点玉米余量少,而且结转库存也少,但玉米单一靠深加工一条腿来支撑行情——请问,如何能够大涨或超前期高点呢?
 
我们也可以再反过来进行辩证:玉米这么少,为什么不涨?
 
所以,市场中的余粮到底剩下多少,我们要在这里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是不是我们被糊弄了呢?
免责声明
1、本网部分信息属于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内容! ※本网联系电话:0534-2220168

工信部备案号:鲁B2-20041020-1 版权所有   德州博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400-9900-656    传真:0534-2220102    邮箱:cnmfnet@126.com
 Copyright © 2004-2020 CNM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网法律顾问:金延峰律师(手机:13953449218)
     

  鲁公网安备 3714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