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如果没有水稻,我们又该如何果腹?所以,水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甚至可以说是“刚需”。
言归正传,一年一度的新季水稻收获在即,稻谷也即将大量上市。对于种植户来说,今年该如何卖粮成了一个大难题:是趁着水分高、刚收割时就直接卖“潮粮”?还是等一等,自然晾晒变成“干粮”,期望获得更高利润?
这个选择,看似简单,却暗藏学问。很多农户朋友因为不了解行情和成本,辛苦一年,却地卖粮环节“失败”,最终收益大打折扣。
距离新季水稻上市的日子越来越近,各地的水稻贸易商早已摩拳擦掌,等待着稻谷收割后大干一场,想要复制去年的赚钱路径。
但我们必须看清一个关键事实:去年贸易商赚到的钱,真的是市场行情给的红利吗?并不是。那一轮利润的背后,是因为大量农民在收割季手里资金紧张、仓储能力有限,只能“抢着卖”,导致价格一度跌到谷底。贸易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以极低的成本大量收购,才在春节后水稻价格回暖时,收获了可观利润。
换句话说,当水稻价格过高时,贸易商反而无利可图,甚至有可能赔钱。这说明去年那种“稳赚不赔”的行情,并非市场常态,而是农民“被迫低价出手”的代价换来的。
因此,对于广大种植户而言,2025年的水稻上市季一定要精准把握行情,力争卖个好价钱。毕竟,农民只有赚到钱,才会有种植的积极性,未来的粮食供给和价格稳定也才能有保障。
水稻行情走势预判
从目前的市场信号来看,今年水稻市场的走势可谓“利空与利好交织”,但整体趋势和节奏已经逐渐明朗。
不利因素:
1. 全球大米产量持续增长,库存更是创下历史新高。今年国内水稻如无意外,也已基本锁定“丰产年”的格局;
2. 稻谷轮出销售整体低迷,成交价格一路下探,短期内“供大于需”的市场格局难以扭转;
3. 前期早籼稻和再生稻基本延续了“低开低走”的走势,目前行情仍无明显好转迹象。
利好因素:
1. 今年各类稻谷品质普遍优于去年,高质量粮源成为加工企业和贸易商建立库存的重点,采购需求有望回升;
2. 去年贸易商从稻谷市场中赚得颇丰,今年自然带着更高的收购热情入市,虽然上市前仍存在压价空间,但收购积极性值得期待;
3. 当价格回落后,贸易商抢粮情绪上升,而农民惜售心理同步增强,二者博弈往往会助推市场价格反弹。
趋势判断:
1. 集中上市期的稻价大概率仍将经历一轮回调,预计这一波下跌行情持续约一个月左右;
2. 当贸易商集中抢购、农民惜售情绪明显抬头时,市场将迎来短期反弹,这也将成为种植户择机出手的重要时间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