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本来就跌得够闹心的了,现在多个企业又宣布停收,给市场的感觉就是直接连要都不要了。
这对当前的玉米市场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于是,这一口气再次提到了嗓子眼儿。
停收,背后释放出哪些信号呢?
第一,库存够。
咱不说充足,现在也没人会把库存做的足足的,但基本安全线肯定是要有的,企业突然停收,至少说明这个安全库存是有的。
第二,需求弱。
这个也不用多说,深加工持续亏损,淀粉又走货不佳,消耗慢,所以也就不着急生产。
从时间上来讲,收购玉米就不紧迫。
第三,情绪弱。
停收说明企业开始采取观望的态度。
为什么观望呢?
潜台词就是并不看好后期的玉米,认为后续玉米可能还会再走弱,所以在库存够,且需求不强的情况下,选择停收观望。
这个事情对玉米来说,好似是晴天一霹雳,但是呢,仔细一想,其实并不意外。
因为上面说的这3个,库存、需求以及情绪的问题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一直是摊在桌面上的事。
需求弱补库的需求就不会太强,而储备库的拍卖以及东北粮逃到山东华北,这都相当于增加了玉米的供应,本来补库需求就不强,供应再一增加,看跌情绪又浓厚,深加工停收那不就是大概率事件么。
所以实质上停收也是玉米对现有利空的反映而已,而换个角度来说,停收其实要好过一直下跌。
因为市场情绪这事不可控,想想那年的小麦,可不就是越卖越跌,越跌越卖,最后直接断崖崩掉了吗。
所以玉米要是一直这么跌下去,对玉米来说绝不是一件好事。
昨天我们说到,对加拿大油菜籽的反倾销措施,对菜粕以及豆粕是直接的利好,而对玉米来说则是间接利好。
但是从昨天期货的盘面来看,这个利好似乎还没反应出来,我觉得可以暂且观望一下。
因为昨天两粕的盘面也出现了回调,显然是市场情绪根据现货行情的一个修正。
因为现在是预期嘛,还没有实质性发生,比如就说豆粕吧,豆粕就算需求增加,但现在豆粕库存就不少呢,要增加也是先去库存,再传导到现货市场这就有一个时间差问题。
但虽然说玉米期货没有啥动静,但是呢也只是微跌,或者可以说就是基本企稳的一个状态,说明大家也都在观望这个反倾销带来的具体利好的兑现情况。
我觉得这是很符合今年市场的一个心理的。
以前市场往往情绪化比较严重,就会与现货脱节,但可能是经历了大风大浪之后,与其说大家都变得小心了,不如说大家都变得理性了。
情绪反应归反应,但现货跟不跟,什么时候跟,最后能兑现多少,这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我觉得这也是一件好事,虽然说可能少了一些投机的机会,但是说到底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