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应该说市场对小麦的期待本来也并不高,毕竟大家也都知道,小麦的卖压那不是一般的大。
只是突然这么一跌,也确实有点突然。
因为至少有两件事,还是让市场对于小麦是有所期待的:
第一件事就是5省托市。
5个小麦主产省现在都开启了托市,这其实意味着小麦行情由供需主导转为了政策主导,而在政策主导下,小麦的底肯定是稳住了。
而通常来说,面粉企业想要收购到符合要求的小麦,给出的价格就往往要高于托市价,这样才能吸引优质粮源嘛。
而且之前我们也说过,近期托市的速度以及开库的速度都有提高,比如,江苏也就是刚开启托市一个礼拜,就先后发布了5批收购库点。
而近日河南、河北两地也公布了新增的小麦托市库点。
第二件事就是开学季的备货。
虽然说不一定能有多大作用,但是对孱弱的小麦市场来说,没什么比需求增加更重要的了。
要是这两件事能打好配合,说不定小麦就能迎来一波小行情。
但现实到底是残酷的,就在市场还沉浸在幻想中的时候,小麦突然变脸,掉头下跌。
而小麦下跌的原因无他,就是近期持粮主体卖粮十分积极,甚至有点要大甩卖的意思。
为啥突然着急卖粮呢?
大概有3个原因:
一是缺乏长期信心,走短线的贸易商增多。
贸易商这个主体在粮食买卖过程中其实起到重要作用,市场形容他们为蓄水池。
小麦收获集中上市,供应激增,很容易冲击市场,而部分粮源进入贸易环节后,也起到了减轻小麦卖压的作用。
但今年的小麦就像是去年的玉米,市场信心严重不足,虽然小麦托市全面开启,但鉴于目前的收购量,市场仍然是悲观的,认为后期可能小麦上涨的动力依然不足。
失去了对远期市场的信心,那么很多贸易商就开始以做短线、做流量为主,只要小麦稍微涨一点点,只要不赔钱,卖粮车就会蜂拥而至。
而面粉企业自己喘气都费劲呢,面粉本来就不好卖,再加上近日麸皮也跌了,只能靠提价面粉来维持生计,哪会有精力去采购小麦呢。
所以小麦上量一增加,压价就扑面而来。
二是回笼资金的需求。
今年夏粮收购进度快于上年,意味着将更上进入季节性窗口。
而马上又到新季玉米收获的时候,基层有回笼资金的需求,以及部分贸易主体也有转战春玉米之意,所以卖粮积极性增加。
三是天气因素。
今年天气多变,一会儿干旱,一会儿又多雨,比如近期像山东、河南、河北等地降雨不断,这样多变的天气也增加了小麦的存储风险,与其担惊受怕不如早点卖出落袋为安。
所以还没等到开学季的备货,这波上涨便又结束了。
不过小麦跌也跌不到哪儿去,毕竟现在有托市托着,只是上涨的难度也很大。
之前我们分析,1.25元/斤是小麦的极致天花板,现在看来这个天花板依然坚不可摧,小麦想踮起脚来够一够,实在是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