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焦点报道 >> 正文
“面包店活不过三年”的魔咒究竟为何?
日期: 2025-08-14   来源:速冻食品之家  阅读: 4724  双击鼠标滚屏
一个很值得讨论的现象。在当今大环境下,奶茶冰淇淋店遍地开花,传统烘焙店却很难存活,无论是头牌企业巴黎贝甜、面包新语,甚至“势头大好”的趁热集合,还是主打“手作”的街坊烘焙小店,说是闭店整改,可是整改整改就“没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传统烘焙店的命运如此之“坎坷”?这个“闭店魔咒”只是简单的生意失败吗?
 
一、“现烤现卖”从招牌变成枷锁?
 
“刚出炉的面包最香”,这句刻在广大消费者脑海中的语句,正成为压垮烘焙店的“最后一根稻草”。据美团数据显示,全国烘焙门店平均存活时长仅32个月,超半数撑不过两年,堪称商业领域的“高淘汰区”。同时这家倒闭后,又有新的面包店“昙花一现”。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2024年11月12日,全国烘焙门店总数超34万家,近一年新增9.2万家,闭店超9.1万家。正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而且传统烘焙店的面包制作流程也是复杂到了极致,至少要经过搅拌、醒发、分割、塑型、烘烤等九道工序,这还不算上手工师傅的加工装饰和裱花步骤,和其他餐饮相比,效率实在是低。

效率是餐饮业最核心的问题。像霸王茶姬,60亿美元的市值背后是8秒出一杯“极简速度”,而烘焙店大量繁杂的工序依赖人工,且烘焙师傅的培养周期长,工业化、标准化难度大,这进一步限制了烘焙店的生产效率和规模化发展。像目前比较稳定的鲍师傅、好利来等都采用直营或少量内部加盟模式,扩张速度也自然快不起来。
 
其次“新鲜感”带来的库存效率也是个大问题,面包保质期短,黄金赏味期只有12小时,超过24小时就口感断崖下下跌,快和荔枝“三日味变”聘美了。所以很多烘焙店老板不得不在傍晚打折清货,卖不完就扔进垃圾桶,总不能砸自家的“新鲜”招牌,但这也就意味着食材和成本的浪费。
 
二、“工业文明的胜利”
 
烘焙食品在国内并非刚需。和西方国家把面包当主食不同,在国内面包顶多当个甜品,早餐吃都不顶饿。刚需属性弱,复购率和忠诚度就低,品牌就得花大量营销成本吸引顾客。可烘焙店门店数量有限,不像奶茶店开遍大街小巷,能靠密集门店形成“电线杆广告效应”。于是,烘焙店只能砸钱投广告、开发网红新品,就今年的“玉米挞”几乎是每家店都有的产品吧。
 
或者推出储值卡打折让利。但储值卡用得越多,利润率越低,很多烘焙店陷入“折扣越大,亏损越多,最后关店跑路”的恶性循环,消费者的储值卡也打了水漂。

而就在传统烘焙店艰难求生之际,速冻烘焙苗头已“悄然崛起”,成为行业的“工业文明”新希望。简单来说,速冻烘焙通过预先制作和冷冻保存的方式,大大缩短了现场制作时间,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保证了产品口味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门店拿到后只需要简单的解冻,烤制即可,极大省去了繁琐的“准备工作”,出餐效率大大提升。
 
这对于追求快节奏生活方式的现代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他们可以在忙碌之余,依然享受到美味可口的烘焙食品,而不必担心等待时间过长。同时,速冻烘焙也降低了烘焙店的运营成本,使得店铺能够更加注重产品的创新和口味的提升,从而吸引更多的顾客。因此,速冻烘焙的兴起,为烘焙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
 
三、“三年魔咒”的破局者
 
其实速冻烘焙的崛起,不代表传统面包店的消亡,而是逼迫整个行业整个行业思考的“存活公式”。不只是烘焙界,像咖啡界早已接受了现磨、胶囊、挂耳、速溶的“并行模式”,主打一个“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更值得深思的是消费心理的转变。早在疫情期间,无数家庭用空气炸锅或烤箱加热速冻牛角包、蛋挞,让“在家复刻面包店味道”成为新潮流。当消费者发现,速冻烘焙加热后的口感与现做差距越来越小时,“现做”的神圣性正在消解。
 
当人们开始意识到,美味并不一定要以时间成本为代价,速冻烘焙同样能提供令人满意的口感和风味。这种心理的转变,进一步推动了速冻烘焙市场的发展。

消费者不再执着于传统烘焙店的“现做”概念,而是更加看重产品的便捷性、口感和价格,速冻烘焙正好“命中”这些需求,成为了现代消费者心中的新宠。同时,速冻烘焙的消费场景也在不断拓展,除了商超烘焙区、茶饮咖啡品牌例如奈雪的茶、库迪、瑞幸等都在门店增加了速冻烘焙产品,它以独特的优势,正在逐渐“打破三年魔咒”,改变着烘焙行业的格局。
 
面包店的三年之痒,从来不是某个品牌的失败,而是一个行业从粗放生长到理性成熟的必经之路。这既是对行业的一次深刻反思,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重新定位。当我们谈论速冻烘焙时,讨论的其实是一个更本质的问题:在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是坚守“慢工出细活”的传统,还是拥抱“标准化生产的未来”?
免责声明
1、本网部分信息属于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内容! ※本网联系电话:0534-2220168

工信部备案号:鲁B2-20041020-1 版权所有   德州博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400-9900-656    传真:0534-2220102    邮箱:cnmfnet@126.com
 Copyright © 2004-2020 CNM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网法律顾问:金延峰律师(手机:13953449218)
     

  鲁公网安备 3714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