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麦市场呈现出“涨涨跌跌三五厘”的微妙走势,购销双方对后市普遍持谨慎态度。随着托市收购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政策支撑力度的持续增强,市场情绪逐渐得到提振。
在此背景下,小麦市场能否借此契机打破长期的僵局,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这两天,情况有些出人意料,面粉价格开始上涨了。面粉涨价,让小麦市场又“躁动”起来。为什么呢?
面粉涨价,意味着企业再压低小麦收购价的可能性变小了;面粉涨价,反映出托市收购政策开始见效,小麦价格上升,面粉企业“挺不住”了;
面粉涨价,也暗示下游消费需求可能会增长了。这一轮面粉涨价主要受到三重因素的驱动:
1、成本传导压力:随着托市收购推高小麦到厂价,面粉企业前期低价原料库存逐渐耗尽,不得不通过提价来转移成本压力。
2、季节性需求回暖:各大院校开学在即,集团采购需求预期增强,部分企业提前布局备货。
3、政策传导效应:托市收购改变了市场的供需预期,下游经销商开始调整采购策略。
小麦价格上涨,这一轮涨价是多重时机共振的结果,并不是因为需求真正好转。很多人看到面粉涨价,就觉得这是好事,进一步巩固了小麦的上涨趋势。但实际上,也要看到面粉涨价的背后,是面粉企业利润缩水、面临成本压力。
五省托市收购这剂“强心针”刚注入小麦市场没多久,小麦价格在短暂的活跃之后,很快就又失去了动力。局部地区悄然开启了暗中跌价的行情!
尽管部分地区的小麦价格还在零星上涨,但整体走势已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透出疲软的迹象。在短期内,小麦想要摆脱“有强支撑但弹性不足”的尴尬局面,难度相当大!
利润空间被挤压的同时,面粉企业采购小麦的积极性也进一步受到抑制。饲料替代需求方面,由于玉米价格下行的冲击,小麦的替代优势不再明显。
此外,储备轮换仍在持续释放粮源,进一步增加了市场的供应压力。再加上新季玉米上市前,贸易商腾仓的预期,供应端的压力依然没有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