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贴水价格走高四季度中国采购方向成关键
近期市场为数不多的讨论点中,巴西贴水的上涨与美盘大豆价格的下跌,成为议论的焦点,甚至成为部分对四季度价格预测的核心驱动。从走势图看,10-11月的CNF价格明显升水明年2-3月价格,而10月的贴水价格近期涨幅还在扩大。目前巴西农民新作卖货节奏在78%左右,中国10-1月的采购节奏稍慢,政策端的不明确使得四季度的供应预期逐步走向偏紧,这一点从目前上游给出的10-1月基差价格可以窥见一斑。
巴西贴水的上涨,核心反馈的逻辑在于全球大豆贸易流向的四季度的不确定性。假设中国采购市场延续目前形势,巴西后期可供货源的减少与四季度采购逐步的增加,形成一个比较明确的矛盾。
矛盾带来价格波动,市场还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美豆期货价格受限于丰产预期,已经压低至990美分/蒲式耳的低值,亦是,美豆期货的反弹空间较大,下跌空间不大,如果美豆期货+巴西贴水形成共振上行,那么豆粕价格的上涨,可能很难用目前国内的供需基本面解释,从价格上看,连粕与美豆走势已经走出了剪刀差,核心便是中国采购方向对两者的相反影响。
矛盾带来价格波动,市场还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美豆期货价格受限于丰产预期,已经压低至990美分/蒲式耳的低值,亦是,美豆期货的反弹空间较大,下跌空间不大,如果美豆期货+巴西贴水形成共振上行,那么豆粕价格的上涨,可能很难用目前国内的供需基本面解释,从价格上看,连粕与美豆走势已经走出了剪刀差,核心便是中国采购方向对两者的相反影响。
四季度国内上游缓慢的采购动作,越往后国内的供应预期可能越偏紧,时间开始成为价格上涨的朋友,而中美在9月的关键节点前难以缓和动作,因此,形势不变的情况下,供应对于价格的上涨驱动难以改变。
国内供应洪峰已过后期压榨节奏成关键
经历了5-6月的历史高位进口量后,目前压榨企业的原料库存继续创下年内新高,并超过去年同期。但随着后期进口量的下调,供应的宽松压力有边际递减的迹象。而成品库存虽然持续攀升,但工厂提前的催提动作,导致工厂目前胀库的影响有限,而这也为后期主动的压榨节奏调动提供操作空间。
当豆粕期货主力转月至1月后,三季度的基本面供应压力也逐步进入了尾声,四季度供应的不确定性成为交易预期的主要标的。而从压榨企业来说,三季度尽量的多采购原料,是在考虑宏观风险后,避免四季度出现生产缺口的保险举措,因此,M9-1价差的持续贴水状态,是基本面现实与预期的共振。
综上,美豆期货与巴西贴水价格的劈叉行情,反馈的是中国采购流向与预期的变化。而对于国内基本面来说,目前市场仍旧处于全年的供应高峰期,后期供应宽松的压力有望逐步递减,而现实的千万吨级别进口量,可能并非完全是现有生产计划的反馈,其中也有为了避免四季度供应风险而进行的提前采购动作,因此,四季度现货价格仍有上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