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山东和河南还保持着上涨趋势以外,东北以及新疆仍然是一片跌势,并且似乎也没有要好转的意思。
再加上期货也偏偏在这个时候来了个大跌,于是,玉米市场的悲观情绪就扩散开来。
如果照这个势头看,玉米真是越来越危险了。
危险的还不止是能不能翘尾了,更危险的是市场开始担忧,玉米会不会重走去年的老路?
也就是说,等不到新玉米真正上市,玉米市场就提前崩了。
这一刻,仿佛去年的惨状已经在眼前了。
但年年月月花相似,岁岁年年各不同。
历史只会相似,但绝不会重复。
而今年的玉米也很难去重走去年的老路。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余粮不支持。
去年市场对于玉米的期望要远高于今年,因为去年市场还停留在玉米之前的辉煌里,盼望着还能重回1.5元/斤呢。
但其实去年的玉米已经是牛转熊了,而且牛转熊往往就有一个特点,就是容易超跌。
这一点可以参考生猪,猪价不仅是超跌,而且跌得那叫一个稀碎。
所以去年的玉米也很惨烈,但是话又说回来,去年的玉米也是一个风口,但很显然,今年这个风口不会再出现了。
虽然现在市场情绪也比较差,但是即便是贸易商要恐慌出粮,但是以今年玉米余粮来说是远不及去年的。
也就是说,即便是想卖,也没有那么多余粮了。
而下游需求却有所走强。
今年进口玉米数量大幅下降,南方销区的供应相当于直线减少,只能把需求转向内贸玉米。
而今年玉米余粮又少,所以玉米供应偏紧这件事依然没变,依然支撑着玉米的现货行情,使玉米不至于大跌。
第二,政策也不支持。
今年进口玉米一拍卖,把玉米市场给吓够呛,主要是担心两件事:
一是担心拍卖会增加市场玉米供应,挤兑玉米现货需求;
二是担心政策支撑玉米减弱,玉米的底就要下滑。
但从目前政策投放的策略和情况来看,完全没有这个意思,更像是借势走点边角料的意思,否则前几年进口玉米那么疯狂,没有大量拍卖是没有库存吗?
说明政策也在给予玉米保护。
第三,天气影响犹在。
虽然说天气炒作每年都会有,但也并不是空穴来风,今年天气情况也是实实在在肉眼可见的。
比如今年河南和山东地区就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旱情,而当前正值玉米生长关键期,对水分以及高温比较敏感,这也是现实情况,也不可能当作看不见。
虽然说不一定就认为玉米一定要减产,但至少在天气扰动下,都持观望态度。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玉米也就落不下去。
再加上江苏也启动托市以后,小麦市场情绪空前高涨,也进一奠定了小麦的底部基础。
而小麦结实了,也相当于变相给玉米增加了底气。
所以玉米不至于大跌,至于说翘尾行情到底还有没有,我觉得进一步观察天气吧,还有就是余粮紧这件事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这也将决定着大家对玉米的看法,毕竟有时候情绪反转就是一瞬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