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玉米就越看越跌,甚至上量也就才300多车,但行情却照跌不误。
而且按照这个趋势来看,玉米这回似乎确实玩大了,很多人认为,玉米搞不好要创新低呢。
真是这样吗?几率有多大呢?
说实话,这两天写文章的压力也是挺大,比如昨天我说玉米快要变天了,又遭到很多嘲笑。
再加上玉米确实是跌跌不休,不论是山东还是东北,就像是商量好了似的,谁也不抬价,好像铁了心要把玉米价格给打下来。
要知道在涨势中看跌,这个其实不难,因为毕竟在上涨,你就算泼个冷水影响也不大。
但是在跌势中说涨,那压力就一下飙升了。
但是我还是想分享下我的观点,那就是,眼前的玉米虽然弱,但还不至于那么弱。
而眼前的这种弱呢,很大一部分是掺夹了情绪在里面的,实际上一些利空并没有那么大。
比如玉米的利空之一,就包括玉米供应的反转,也就是之前市场一直都认为七八月份的玉米供应偏紧,余粮见底,支撑行情。
但是到了七八月一看,只要一涨价,玉米就不知道从哪儿就能冒出来,一车一车往上送,分明就说明余粮还有呀。
尤其是现在,玉米的上量还在400车左右,都说余粮见底了,那这些玉米是从哪儿来的呢?
其实说余粮见底是一个表述,并不是就说一粒玉米也没有了,但余粮供应少这件事我觉得是经得住推敲的。
不然以当前玉米情绪这么弱,尤其好几个利空都排着队等着,没几个贸易商能撑得住,早就该大上量了。
所以余粮少这事是事实,而需求呢,其实也没有以为的那么弱。
比如说深加工,之前深加工利润不佳,多个企业开始停机检修,但现在开机率正在逐渐恢复了。
尤其天气快要转凉,也面临着补库需求。
而饲料需求虽然说受生猪影响不景气,但我们之前说过了,生猪产能去化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至少8月份来说,对玉米仍有支撑。
再加上之前的进口玉米拍卖,尤其是乌克兰玉米成交率达到了68%,说明市场是有需求的。
再说小麦替代,小麦的行情确实弱,而且短时间内也涨不起来,所以替代玉米仍有预期。
但是现在市场并不是在看小麦,而是在关注玉米的预期,只有玉米预期看涨时,小麦替代才有可能性,否则玉米都在看跌,谁会去替代小麦呢?
所以,这几个看似的利空其实程度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
再有就是春玉米上市。
春玉米上市影响也不大,因为数量有限,且品质不一,这个时候能支撑玉米的是稀缺的优质干粮,所以春玉米的影响有限。
说了半天,其实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什么呢?
重点应该关注的是政策的动向。
尤其是玉米市场这么脆弱的时候,政策的一举一动会引发明确的信号导引。
换句话说,只要政策端没有大动作压制玉米,玉米就依然坚挺。
此外,今年小麦替代是一个关注点,但至少目前为止,小麦进入替代的量级有限,那么后续小麦压力如何释放,与玉米的关系又如何演绎,这也是一个支撑玉米的点。
所以,玉米不必过度看空。
且现在刚8月初,天气还在不停变化,玉米的炒作也不会就此罢休,所以给玉米一点儿时间,或许这口气就快缓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