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厂则一直看玉米的“脸色”行事,而玉米价格波动较大,时好时坏,难以稳定。生猪养殖行业正在去产能,这使得饲料需求的底气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指望通过玉米替代来拉动小麦价格上涨,目前看来还很不现实。
目前小麦价格出现小幅波动是不可避免的,涨跌也是正常现象。然而,市场很难出现突出的表现。首先,政策层面就限制了这种情况的发生。要知道,今年启动托市收购的仅有三个省份。
而且,官方对于南方地区小麦用于饲料,也只是持一种默认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的流通粮源一直处于饱和状态,小麦价格很难上涨。
第二点是今年贸易商和农户之间呈现出一种对立态势。贸易商对小麦的市场前景信心不足,采购积极性低迷,给出的价格也较低。这显然无法满足农户期望的利润空间。
因此,今年大部分小麦仍然掌握在基层农户手中。即使后续有上涨的希望,也大概率要等到八月末九月初的开学季,届时面粉需求增加可能会带动小麦价格上扬。
第三点是玉米价格的下跌给小麦的饲用价值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甚至可以说,玉米价格的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小麦价格的起伏。
归根结底,小麦价格的上涨缺乏持续动力,仅呈现出正常的区间波动。这与降雨因素密切相关。目前来看,小麦价格主要靠政策支持来维持底部稳定,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
除此之外,市场上并没有其他明显的利多因素推动价格上涨。相反,利空因素却俯拾皆是。虽然小麦价格不存在大幅下跌的基础,但要实现价格突破也是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