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先别激动,上涨的主要是山东玉米,至于东北,还在趴在坑里呢。
这回山东玉米可不是一两家的上涨,而是一片飘红,直接原因就是玉米上量又下降了。
山东深加工门前玉米到货车数量连续两天下降,从300多车降到了100多车,于是企业纷纷抬高报价。
这就奇了怪了,之前可是很多次都跌到100多车了,怎么没见涨价呢?
所以这是值得分析的。
原因有这么几个:
第一,山东需求一直存在,但供应也一直都不少。
都说玉米需求弱,其实这就跟一直说玉米没余粮了一样,余粮不会一点儿也没了,需求自然也不会是零。
尤其山东这个地方,又是全国深加工和饲料企业的重点地区,所以山东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强不强劲的问题。
强不强劲得看和谁来比较?
不是和东北比,也不是和新疆比,而是和山东本地的余粮比。
山东余粮见底,这事估计大家都基本认可,但是山东余粮少没关系,其他地方的玉米可以源源不断地送往山东。
再加上企业补库也是有周期的,不是天天都需要补,当不急于补库的时候,门前又有送粮车,自然就不着急提价。
第二,市场预期差,压价情绪浓。
玉米看跌也不是刚看跌的,从7月份玉米开始走弱的时候起,市场的这个看跌情绪就已经在慢慢增长了。
尤其是到了8月份,玉米更是跌跌不休,在这样的预期下,企业自然也很难去提价,或者说都巴不得顺势压价把玉米压得更低呢。
那为啥这次上量下跌,玉米就涨了呢?
我觉得可以关注几个问题:
第一,玉米的质量问题。
在玉米的利空中,有一个很大的利空就是春玉米的上市,目前虽然只有小部分春玉米上市了,并且也有部分送到了山东市场。
但质量如何,这是个问题。
我们之前说过,玉米刚收获本来就水分大,再加上质量参差不齐,所以能不能形成有效库存这就是一个问题了。
如果不能,那么需求就还得转回到陈玉米身上,尤其是优质干粮。
所以涨价归涨价,这个时候企业不会突然缺粮,但有可能是缺某一部分特殊的粮,而优质干粮的几率要更大。
第二,天气影响不得不防。
之前干旱天气主要就集中在河南、山东等地,而山东不用主,正是玉米的主产区。
虽然说近期的几场雨对山东的干旱有所缓解,但山东地大物博,具体每个区域的干旱程度不一样,降雨量也不一样。
所以表面看天气扰动变弱了,但它依然是一个潜在因素,尤其对山东来讲,就算东北玉米丰收,那要运来山东也有时间和成本的问题。
这时候,提前备好库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这轮玉米上量减少后,山东就表现得比较积极,当然目的也很明确,为了吸引优质粮源。
那么山东的涨价会对玉米起到多大的影响作用呢?
会使玉米局面来个大翻转吗?
说实话几率不大。
因为山东这么一涨价,东北粮肯定看到了希望,因为东北又是放储又是停收的,玉米已经是狼狈不堪了,正寻求出路呢。
这时候山东抛来了橄榄枝,肯定是要全力抓住的。
雨过天晴,玉米的上量肯定还要增上来。
其次,玉米的投放力度还在增加。
比如从公告来看,周一玉米的销售又是一大片,所以在这么多的供应下,玉米的那点需求肯定又要被淹没了。
但也有利好的一面,那就是玉米应该基本到底了,再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大了,至于其他机会需进一步观察天气的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