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虽供需双增,但供应明显偏多。一方面新季稻供应加码:南方早熟中稻上市量增加,两湖早熟中稻收购价为1.22-1.29元/斤,出米率60-65%之间;东北地区由于积温偏高,黑龙江、吉林等地青粒稻谷已少量上市,割青绥粳18稻谷收购参考价1.30-1.45元/斤,水分在25-30%之间。
另一方面稻谷轮出数量增多:粮点近期为收购新季稻谷腾仓,近期轮出稻谷拍卖数量明显增多,前期部分流拍的稻谷,近期也开始适当降价拍卖。而需求方面仅为部分集团性质的采购以及食堂的需求,普通大米供应相对充足,米企开机率释放相对缓慢,买方仍占据一定的主导。
另一方面稻谷轮出数量增多:粮点近期为收购新季稻谷腾仓,近期轮出稻谷拍卖数量明显增多,前期部分流拍的稻谷,近期也开始适当降价拍卖。而需求方面仅为部分集团性质的采购以及食堂的需求,普通大米供应相对充足,米企开机率释放相对缓慢,买方仍占据一定的主导。
其次,新稻上市,供应压力逐步增大。新稻上市进度加快,给市场带来额外供应压力。南方地区气温依然较高,早熟中稻成熟加快,上市量有所增加,而当前新季稻谷质量欠佳,从近期的中储粮的采购成交订单来看,大部分稻谷多低于收购价成交,从侧面也印证了稻谷市场的供应压力,以及价格方面的支撑薄弱。市场普遍预期,新季中晚稻大量上市后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的可能性较大。从江西省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情况看,虽然预案启动暂时止住了持续下跌势头,但整体收购点偏少,叠加质量欠佳,并没有出现部分业内期待的上涨局面。
最后,业内观望情绪依然浓厚。在“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影响下,加工企业采购相对谨慎。新季籼稻价格偏弱,市场供应量增多,印证了部分业内的“利空”预期兑现,市场恐慌情绪尚存。而粳稻方面,近期青粒稻谷少量供应,下游认可度也不高,仅少部分业内参与其中,一部分业内仍在执行陈粮稻米为主,等待新季自然干稻谷上市后再做决定。
综上,近期大米市场需求较前期的确有所增多,大米行业的产能有所释放,近期各地成交量也有所增多,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大米需求有望继续回暖。但新季中晚稻大量上市后,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的可能性较大,市场价格上行空间有限,预计短期内稻米市场仍将保持弱势震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