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与水稻:增产驱动市场宽松预期
产量扩张支撑供需平衡
USDA将2025/2026年全球玉米产量环比调增2492万吨至12.89亿吨,主要得益于美国、乌克兰的收获面积扩大。同期,全球水稻产量调增19万吨至5.41亿吨,主因美国、尼日利亚种植面积增加。两大主粮作物增产缓解了此前市场对粮食安全的担忧,尤其玉米饲用消费环比增长1023万吨,反映出养殖需求的稳定支撑。
贸易与库存双增
玉米出口量环比调增505万吨至2.01亿吨,期末库存增加1046万吨至2.83亿吨;水稻出口量调增36万吨,但期末库存因消费增长而减少58万吨至1.87亿吨。增产背景下,玉米库存压力有所累积,而水稻供需结构仍维持紧平衡。
市场反应与风险隐忧
尽管增产数据利好,但芝加哥玉米期货近期涨幅(2.14%)受北半球现货供应充裕制约,水稻市场则需关注东南亚天气对后续产量的扰动。此外,地缘政治风险和贸易政策变动可能影响区域出口节奏。
大豆与小麦:减产压力加剧供需矛盾
种植面积缩减与单产下滑
USDA将2025/2026年全球大豆产量调减129万吨至4.26亿吨,主因美国收获面积减少及欧盟、塞尔维亚单产下降;小麦产量调减165万吨至8.07亿吨,巴西、阿根廷及美国种植面积收缩叠加中国、巴基斯坦单产减少是主因。两大作物减产进一步收紧供应,大豆库存环比减少117万吨至1.25亿吨,小麦库存减少144万吨至2.60亿吨。
消费与贸易结构分化
大豆出口量微降19万吨至1.87亿吨,但压榨量维持高位,反映豆粕需求的刚性;小麦饲用消费减少128万吨,但出口量调增47万吨,凸显欧洲、黑海地区的出口竞争力。巴西大豆出口创新高(7月同比增22%)及阿根廷豆粕替代预期,或部分弥补美豆供应缺口。
价格波动与政策博弈
芝加哥大豆期货短期上涨(1.39%)受美国压榨量超预期提振,但全球小麦价格受库存下滑支撑。需警惕北美干旱天气对大豆单产的潜在威胁,以及各国为保障国内供应可能采取的出口限制措施。
风险提示:极端天气、地缘冲突及贸易政策调整可能打破当前供需平衡,需持续跟踪主产区种植进展及政策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