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本月之后,最需要关注的就是新玉米的入市速度、产量、质量。毕竟对于今年新粮是否受灾大家存在较大分歧,但从目前入市的新粮情况来看,整体质量并没有出现大的下滑,产量整体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虽说河南新粮入市后价格开始小幅走高,贸易商的态度也较为乐观,但在缺乏足够的支撑之前,基本没有人敢于大幅建库,多以短线运作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企业对新粮的收购开启,但在价格和质量上的要求更为严格。本月农户、贸易商、企业将会展开直接的新粮对决,至于是否会再现小麦的尴尬景象,小编个人看法是不会!
虽说河南新粮入市后价格开始小幅走高,贸易商的态度也较为乐观,但在缺乏足够的支撑之前,基本没有人敢于大幅建库,多以短线运作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企业对新粮的收购开启,但在价格和质量上的要求更为严格。本月农户、贸易商、企业将会展开直接的新粮对决,至于是否会再现小麦的尴尬景象,小编个人看法是不会!
华北及山东地区目前还是以陈粮价格为主,新粮的影响力正在一步步的强化,但至少在中旬之前不会对陈粮造成直接的冲击。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半月华北及山东地区的价格还是以震荡下行为主,但会不断受到新粮的冲击,价格下跌的速度将会明显快于东北地区。
而东北地区目前的价格虽说尚未到底,但基本到了贸易商的接受心理底线,短期内大概率会出现反复震荡,如果此时再有官方的插手,东北地区可能会有一波小幅反弹,毕竟要给新粮入市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整体价格的波动大概率会围绕在1.05元/斤上下波动!南方地区和南北港目前没啥可关注的,都属于坐山观虎斗型,暂时不会直接下场!
而东北地区目前的价格虽说尚未到底,但基本到了贸易商的接受心理底线,短期内大概率会出现反复震荡,如果此时再有官方的插手,东北地区可能会有一波小幅反弹,毕竟要给新粮入市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整体价格的波动大概率会围绕在1.05元/斤上下波动!南方地区和南北港目前没啥可关注的,都属于坐山观虎斗型,暂时不会直接下场!
关于下游需求的问题,虽说从最新的调研数据来看,企业的开机率有所提升,但基本已经到了企业能提升的极限,小编甚至认为在十月之前都很难再出现提升,原因除了企业本月原粮库存和成品库存在安全线以内,今年国家的大环境都是消费降级。
再叠加养殖行业的持续低迷,饲料企业对玉米的需求目前处于较低水平,都会直接制约玉米价格的上涨,如果后续新粮入市范围扩大,玉米价格走低,饲料企业确实会提高对玉米的采购,但并不会影响到下游需求的变化,所以说需求疲软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再叠加养殖行业的持续低迷,饲料企业对玉米的需求目前处于较低水平,都会直接制约玉米价格的上涨,如果后续新粮入市范围扩大,玉米价格走低,饲料企业确实会提高对玉米的采购,但并不会影响到下游需求的变化,所以说需求疲软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现阶段除了玉米本身的风险之外,各种替代的威胁也不容忽视,首先就是南方地区小麦的替代作用,虽说目前小麦玉米价差开始缩小,但小麦在价格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针对饲料和深加工领域。如果小麦价格出现较大的变化,比如说月末结束托市,那么对玉米来说就是灾难级别!
如果再叠加进口粮的冲击,玉米上涨之路可谓是压力重重!关于政策目前没啥可聊的了,重点关注新粮的收购、轮换粮的出库及中储粮的各种拍卖就好,短期内预计不会出现什么大的变化。毕竟求稳依旧是当前的第一要务!但提醒下大家, 后续,下游需求的升温大概率会进入调整期,如果再有降雨的影响,玉米新一轮降价就在眼前了,所以出货速度一定要加快!
如果再叠加进口粮的冲击,玉米上涨之路可谓是压力重重!关于政策目前没啥可聊的了,重点关注新粮的收购、轮换粮的出库及中储粮的各种拍卖就好,短期内预计不会出现什么大的变化。毕竟求稳依旧是当前的第一要务!但提醒下大家, 后续,下游需求的升温大概率会进入调整期,如果再有降雨的影响,玉米新一轮降价就在眼前了,所以出货速度一定要加快!
目前玉米处于多空交织期,受到新陈粮接轨的影响,陈粮的价格走向已经确定,再加上持粮主体心态开始转变,随着天气好转市场流通粮源会不断提高,企业会不断的压价,而政策现阶段虽说依旧求稳,但睁只眼闭只眼确实现在的方针。进入本月之后,随着新粮入市范围的扩大,玉米价格会进一步走低,可能大概率会降至1.05元/斤附近,东北地区甚至可能降至1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