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新疆玉米开秤大涨以后,也更加坚定了东北玉米的开秤预期,目前黑龙江玉米开秤预期在0.8元到0.85元/斤之间,比去年略高(去年约为0.75元/斤)。
虽然只是预期,但总体来看,这一行情基本和我们之前的预期差不多,即新玉米预期虽然比较弱,但是重走去年老路的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说,新玉米可能会比去年强一点,但是强得程度呢,可能也有限。
逻辑大概是这样的:
第一,新玉米丰产预期强,对玉米行情压制明显。
玉米也想涨,但是实在是压力太大,压力从哪儿来呢?
其中最大的一个压力就是新玉米的产情问题。
之前市场还对新玉米产情存在疑虑,天气炒作也频频发生,但是进入到8月中旬以后,新玉米的天气炒作明显减少了。
虽然市场反映,部分地区确实干旱少雨,对玉米影响很大。但是从全国来看,大部分地区玉米长势正常,且今年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不少,再加上这两年非常注重提高单产,所以这么里外里一算,玉米即便有减产,幅度也不会特别大,所以新玉米基本还是丰产的预期。
既然是丰产,那么就意味着供应要增加,这是压制新玉米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下游需求有限,但刚需支撑较强。
今年玉米看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下游需求太差了。
深加工压力山大,淀粉销不动,玉米消耗就慢,玉米消耗慢,补库动力和节奏也就不强。
截至8月末,淀粉深加工开工率同比下跌约5.5%,而淀粉库存达到130多万吨,几乎是近7年来同期最高位。
这种情况下指望着深加工提价收粮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饲料需求不太一样。
虽然现在生猪和蛋鸡以及肉鸡都在干一件事,那就是去产能,但是去产能是一个相对长期的事。
目前来看,无论是生猪、蛋鸡还是肉鸡存栏都处于高位,而饲料企业出于谨慎,一直采取的是刚需补库的低库存策略。一边是高存栏,一边是低库存,所以玉米的消耗并不慢。
截至8月22日,部分饲料企业的玉米库存可用天数已降至近5年来的历史同期次低水平,这意味着玉米刚需补库节奏仍存。
第三,市场心态偏弱,但抄底情绪偏强。
人的心态就是这么矛盾,看跌玉米是真的,想抄底玉米也是真的。
从新疆玉米一上市,就有很多粮商跑去看粮就可以看出,大家对抄底玉米这件事还是很积极的。
这就和去年明显不一样,去年玉米大跌,但抄底心态不如今年,因为不知道玉米要跌到什么程度,所以观望情绪要更浓。
但有了去年的前车之鉴,以及后来增储又把玉米托高,今年的心态就明显积极许多,只不过这件事不要看大家嘴上怎么说,而要看腿往哪走就知道了。
第四,结转库存偏低,但长期支撑增加。
去年玉米破位大跌,除了情绪因素以外,还有就是新陈玉米双双砸场子,所以玉米跌得硬实。
但今年玉米余粮较少,虽然没能在青黄不接时期显效发力,但是这一影响会继续延伸,也成为新玉米行情的一个隐性支撑。
所以在多空博弈下,虽然看跌占了上位,但是多头也并不是一点儿作用没有,底部支撑明显坚挺。
在这样的格局下,新玉米的开秤基本就要呼之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