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综述 >> 正文
河北石家庄将“一粒麦”做成“大产业”
日期: 2025-05-07   来源:中国食品报  阅读: 7057  双击鼠标滚屏
       春耕时节,河北省石家庄市田间涌动着丰收的希望。藁城区南营镇土山村种粮大户苏吉平的800亩强筋优质小麦长势喜人。“去年总收入约125万元,比普通小麦收益高得多,咱石家庄的强筋麦从来不愁卖。”近年来,石家庄正以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将“一粒麦”做成“大产业”,端稳粮食安全“金饭碗”。
 
  “粮以种为先”,石家庄始终把种业作为强筋小麦产业的核心引擎,先后培育出“藁优2018”“藁优5766”“冀麦765”等多个强筋优质小麦品种,以高面筋含量、优质加工特性,成为五得利、金沙河、益海嘉里等食品加工企业的抢手货。
 
  去年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CMG乡村振兴观察报告(2023-2024)》中,石家庄“强筋优质小麦育繁推、产供销一体化产业推广”模式,作为“农业增效益”典型案例向全国推介,彰显了其在粮食产业提质增效中的标杆作用。
 
  强筋小麦是面包、拉面、饺子等食品的核心原料。石家庄按照“一产做专、二产做精、三产做优”思路,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通过农技示范培训,全市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确保原粮品质稳定;联动粮食收储、加工企业建立“优质优价”收购机制,藁城区等主产区原粮“优质优价”转化率达100%,直接带动农户增收;依托优质粮源,培育面粉加工、宫面制作等下游产业,推动产品附加值提升。目前,石家庄市形成的“育繁推”“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格局,不仅为加工企业提供大规模优质粮源,更让种植户分享到产业链增值收益。
 
  作为传统强筋麦种植核心区,藁城区交出亮眼答卷:强筋麦种植覆盖率达90%,建成3个大型交易市场、120家民营粮食流通企业,培育20余家面粉加工企业、14家宫面精深加工企业,形成“育种繁种-规模种植-仓储流通-精深加工-品牌销售”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15亿元。该区还创新“新型经营主体+农户”模式,发展536个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流转土地10.5万亩,千亩以上家庭农场达21家,农业机械化、专业化服务覆盖率超90%。
 
  在藁城区示范带动下,元氏县、赵县、晋州市等地推广强筋小麦近30万亩,全市优质小麦种植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从良种培育到全链增值,石家庄强筋小麦产业不仅保障了高端食品加工的“中国芯”,更走出一条“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振兴之路。数据显示,全市强筋小麦产业年带动农民增收超10亿元,成为河北乃至全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石家庄市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做优做强“一粒麦”,以全产业链协同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让优质粮成为乡村振兴的“金扁担”。
免责声明
1、本网部分信息属于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内容! ※本网联系电话:0534-2220168

工信部备案号:鲁B2-20041020-1 版权所有   德州博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400-9900-656    传真:0534-2220102    邮箱:cnmfnet@126.com
 Copyright © 2004-2020 CNM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网法律顾问:金延峰律师(手机:13953449218)
     

  鲁公网安备 3714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