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综述 >> 正文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大豆新品种创高产纪录
日期: 2025-07-15   来源:长江日报  阅读: 4646  双击鼠标滚屏
       近日,长江日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获悉,由油料所选育的“中豆57”“中豆63”等系列大豆新品种,在位于湖北天门的示范大田里长势喜人,今年预期大豆产量和效益均增加15%以上。
 
  当地农户万安雄介绍,他今年4月播下200亩大豆新品种,预计于7月收获。每亩密度在2万2000株以上,比其他品种多了4000到5000株。通过精密播种、水肥精准调等控精细化管理,每亩产量可以提高100到200斤,亩增收500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该示范田采用了李培武院士团队首创的提质固氮绿色增产--ARC生物耦合技术,将含有ARC生物菌剂的复合肥施入大豆田中,就能解决黄曲霉毒素控制难题,达到提质固氮和减肥增产的效果。2024年,该技术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十大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并在北方、黄淮海、长江流域和南方四大大豆产区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
 
  6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等专家团队观摩示范田后,一致认为加大中豆系列大豆新品种和配套新技术的集成推广应用,对促进大豆产业提质增效、服务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饲兼用作物,提升大豆产能是国家战略需求。油料所以新品种新技术为核心建立样板田,开展综合集成示范,系统推进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开发的系列大豆新品种,具有高油高产、抗病耐密、耐高温等特点。
 
  其中,“中豆57”于2024年在湖北公安以亩产276.1公斤,创造南方地区大豆万亩高产典型,“中豆63”于2023年在湖北天门以百亩实收亩产344.3公斤,创南方地区大豆高产纪录,以上两个品种均适宜长江流域、黄淮海地区和西南山区三大产区种植。而“中豆62”“中豆81”具有高产高蛋白的优点,蛋白质含量分别达49.34%和47.04%,在豆制品加工中优势突出。
免责声明
1、本网部分信息属于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内容! ※本网联系电话:0534-2220168

工信部备案号:鲁B2-20041020-1 版权所有   德州博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400-9900-656    传真:0534-2220102    邮箱:cnmfnet@126.com
 Copyright © 2004-2020 CNM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网法律顾问:金延峰律师(手机:13953449218)
     

  鲁公网安备 3714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