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场的关注重点已经不在陈玉米能不能翘尾上了,而是转移到了新玉米的开秤以及后续的走势上了。
而就在现货玉米跌跌不休的时候,最近玉米期货市场出现了一个新情况,那就是持仓量大增,突破了百万手,并且在低位徘徊后最近也出现了抬头的迹象。
当然抬头也并不能代表什么,而且极大概率还会继续震荡,但是这种期现再次背离的情况就很值得关注。
为什么说是再一次呢?
因为之前的玉米市场是期货市场频频走弱,甚至是破位下跌,但是现货则相对抗跌,但很明显,现在反过来了。
随着距离新玉米上市越来越近,需求端又深度观望,而在高温多雨的天气下又增加了存粮的难度,所以现在持粮主体基本就是放弃抵抗了,早卖早了。
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山东玉米的上量一直维持在四五百车下不去了。
但期货市场这时候却持仓量大增,并出现了抬头的迹象,这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
首先,为什么在玉米看跌这么浓厚的时候持仓还会大增呢?
直观的原因就是有大量新的资金进入到了玉米市场,而这些资金既有看空的,也有看多的,形成了很强的博弈。
这也说明,看似玉米是一跌到底,但其实背后多空博弈十分激烈。
为什么会激烈呢?
这也就代表着当前两种不同的看待玉米行情的预期:
一种是认为玉米会继续下跌,并且暂不见底。
理由是新玉米丰产预期较高,而市场需求疲软,因此新玉米上市必然会加剧供大于求的局面,很可能会出现杀跌现象。
这一点从当前企业压价玉米就能看出来。
而另一种则认为,玉米已经跌得差不多了,并且远期仍有支撑,适合中长期布局。
理由是虽然玉米预期较弱,但并非没有支撑,一方面有政策支撑的潜在利好,另一方面本年度余粮结转减少也为远期玉米提供了支撑,所以玉米未必是一跌到底的局面。
期货市场虽然和现货市场不一样,但也基本代表了当前市场对新玉米预期的看法。而其实这正和我们昨天提到的新玉米的预期十分相似,即玉米看弱未必就是一弱到底,在弱的行情里也有底部的支撑。
再次拿新疆玉米的开秤举例。
之前新疆玉米上市前,市场也是一片看跌,所以才有了企业连续大幅杀价的现象,但新玉米上市后,实际报价又出现了百元幅度的上调,这就说明市场预期和实际情况是存在一定误差的。
虽然第二天又跌了20,但这足以说明百元幅度的提价促粮确实显效了,也说明市场的博弈确实激烈,双方都在押注自己的预期,不断僵持,直到出现新的因素来打破这种僵持,这也意味着一旦平衡被打破,那么也将形成新的方向性的突破,这个突破要么继续向下探底,要么给新粮直接筑底。
那么玉米会往哪边突破呢?接下来需要关注两件事:
一是新粮实际开秤价格与市场预期的对比及调整,这将是推动玉米行情的关键驱动因素;
另一个则是政策对玉米的态度,其中就包括进口玉米是否会调整或停拍,或者是否有其他相关动作,这都将成为推动玉米发展的重要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