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想要上涨的劲儿。
但是呢,又被当前的供需压制着,所以这股劲儿使不上来。
而就在转天,豆粕又轻轻踩了下刹车,现货小幅回调。
而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关键且重要的动作。
为什么呢?
因为市场有这么一规律,当行情突然出现刹车的时候,那么往往预示着两种结果:
一个是要攒力猛冲了;
另一个则是压力太大,冲不动了。
那么豆粕是哪一个呢?
相信很多人都有答案了。
那么为什么是第一个呢?
第一,豆粕的远期预期越来越强,近期快压不住了。
远期之所以越来越强,主要就在两件事上:
一件是美豆的预期。
美豆虽然丰产预期较高,但自从上回美农报告把种植面积大幅下调以后,搞得也是人心慌慌,而这么一来,也给了天气炒作更多的窗口。
美豆怎么可能会轻易放过这个窗口呢?
所以美豆肯定还要波动。
另一件事就是关于中国到底买不买美豆。
虽然说巴西大豆丰产,使得出口也增多,但是显然光靠巴西大豆无法满足四季度的需求。
目前来看,9月和10月的船期都来自于南美,一方面也增加了南美大豆的升贴水,另一方面也令缺豆变得越来越紧张。
可以说,如果一旦证实美豆确实要缺席,那么豆粕肯定要慌的。
而现在来看,这种预期正变得越来越强,所以使得豆粕想上涨的动力也越来越强。
第二,需求也要发力。
生猪在去产能,蛋价跌得稀碎,发哪门子力呢?
跌不跌是看行情,发不发力要看产能。
生猪产能和蛋鸡产能都处于高位,就算价格下跌,这么多猪这么多鸡也得吃食啊。
而且从目前来看,生猪去产能的速度恐怕是要低于预期的。
因为马上就到猪肉消费旺季了,都挺价压栏想卖个好价钱的,谁会在这时候认卖认跌呢?
所以这个产能去起来恐怕没那么神速。
产能在,需求就在,豆粕的支撑就在。
但是,说到最后总有但是,但是我认为豆粕猛冲的几率并不是特别地大。
因为其实中美贸易是一种博弈,但实际上中国需要美豆,美豆更需要中国市场,只是现在没到时机,所以还达不成合作。
但我认为重新采购美豆的概率挺大的,因为这事可能要看谁先挺不住。
这个答案也比较明显。
我们的豆粕库存起码还在百万吨的级别,尽管豆粕蠢蠢欲动,但到底也还是没动起来嘛。
但是美豆却距离收获越来越近了。
所以,谁的压力更大呢?
再多说几句,从美俄谈判就能看出,之前两国恨不得要开打,但现在却能坐到同一辆车里,同一个桌子上,说明只要压力足够,美国可以随时改主意。
所以豆粕依然是一个看涨的局面,只不过可能那种跳跃式大涨的概率不是那么大,而且这个过程中肯定还会有涨涨跌跌的波动,但主趋势是向上的。
尤其是如果能站稳3000大关的话,那豆粕上涨就算是板上钉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