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流通粮源的缩小,市场利空因素的影响正在被淡化,价格也由跌转涨,但必须要说明的是,无论是本月末还是下个月,玉米都不会再出现单一涨或跌的行情,价格的变化速度会进一步加快,而持粮主体惜售的影响也会被一步步淡化,震荡中求稳会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旋律!
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三天北方大部分地区将迎来新一轮的降雨天气,无论是对交通运输还是粮源存储都有一定的影响,可以预见随着市场流通粮源收紧,玉米价格有小幅上涨的可能,但这样的局面不会持续几天,目前玉米市场的利空因素累积的有点多了,包括下游需求疲软,企业订单下滑开机率下降、持粮主体出货情绪升温,市场流通粮源增多、春玉米入市速度加快、进口玉米拍卖及政策粮轮出等。市场的供应环境正在增多,对玉米价格压制效果愈发明显!
对于山东及华北地区来说,接下来一段时间供需博弈的局面会进一步加剧,震荡成为主旋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个不错的消息,而对持粮主体来说就不那么友好了,但小编建议大家继续保持逢高出货的节奏不变,玉米短期内“天塌不了”。风险也没有网上宣传的那么大,对于诸位老板来说,稳住心态是第一要务,包括过分看涨的想法!
东北地区虽说开始趋稳,个别企业小幅上涨,但在昨日的文章里咱提到过,东北地区的价格上限已经被定死,甚至在新玉米入市前都没有什么突破的可能性,另外就是根据今年的玉米种植面积,目前东北地区的价格可能就是一个高峰了,新玉米入市后价格有大幅回落的可能性,这点很难受到炒作势力的影响!
其次就是目前东北地区本身渠道余粮高于预期,特别是当地中大型贸易商出货的意愿正在进一步加剧,但当地企业的需求又有限,最终还是要流入山东华北及南方销区,虽说目前与关内价格是有利润差的,但随着山东进入震荡期,东北持粮主体的利润空间就会被压缩!如果在考虑到政策层面的影响,无论是进口玉米的投放还是粮库的轮出,市场整体的供应面开始显得宽松起来,这不利于东北价格的稳定!所以咱才多次建议东北地区老板要学会加速出货,切勿盲目追涨!
南北港依旧是老问题,本身库存处于高位,对于吸收新的粮源兴趣并不高,特别是南方地区,本身替代品较多,而玉米价格偏高,饲料企业的可选择性较多,不利于玉米价格的上涨,还有一点就是近期期货价格呈现弱势震荡趋势,对港口有一定的影响,再加上进口粮陆续到港,虽说整体数量不大,但影响还是有的且会愈演愈烈。
至于大家关注的饲料下游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二季度末,生猪存栏42447万头,同比增长2.2%。而目前禽类养殖也处于高位,好处是有利于饲料企业对玉米的刚需,坏处就是补栏意愿均不强,随着出栏的增多需求会减少,进入三季度表现的会更加明显!至于变数就看九月开学季的需求情况了!
小结:短期内玉米面临较强的出货压力,行情冲高后会陷入一段时间的“虚弱期”,也就是小编一直在说的区间震荡,目前玉米处于多空交织期,但实际落袋的利空因素并不多,再加上目前玉米市场供应依旧偏紧,持粮主体心态稳定,而政策端更多的还是求稳,而企业目前是不具备强势打压持粮主体的条件,不过随着供需双方的博弈继续,价格波动的速度也会加快, 虽说波动整体受限,甚至会在上涨的这几十块钱来回波动,但玉米市场确实也缺乏了继续上涨的基础,建议市场主体理性看涨,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购销计划。接下来继续关注麦收腾仓情况,玉麦价差、政策端投放以及市场购销节奏,远期行情走势有待观察。
小麦:
小麦昨日出现个别反弹,但小编认为这并不是什么上涨的信号,要知道目前小麦主要依靠的就是政策的提振,保护了价格的底部稳定, 其它的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利涨因素, 反倒是利空一抓一大把,虽说不存在大跌的可能性,但想有什么突破也是很难的,目前小麦主要的压力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新陈粮叠加轮出,市场供应那叫一个充足,二是面粉需求正处于淡季,企业的开机率维持低位,别说提价采购能维持日常采购就算不错了。三是贸易商建库情况较次,多选择即收即走,再加上近期春玉米入市,饲料企业的采购目光开始发生变宜,所以短期内小麦不会有什么大动作!还是那句话,至少在九十月份之前,小麦很难提出1.25的上限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