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综述 >> 正文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稳稳端牢“中国饭碗”
日期: 2025-07-25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阅读: 5634  双击鼠标滚屏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下,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2024年历史性突破1.4万亿斤,今年全国夏粮产量2994.8亿斤,全年粮食生产基础较好。
 
中原熟,天下足。河南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功能区的核心区,是扛牢国家粮食安全责任的关键一环,以不足全国1/16的耕地贡献了全国近1/10的粮食、1/4的小麦,202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超1300亿斤,相当于为每位中国人贡献95斤口粮,在良田、良种、良机融合中筑牢大国粮仓根基。
 
“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河南考察,每到一处必问农事、必讲粮食。今年5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富裕。
 
"今年以来,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聚焦‘两高四着力’,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扎实做好稳市场、强储备、严监管、添动能、保安全各项工作,守牢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底线。”

民革河南省委会主委、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弓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强国建设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和责任。民主党派应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和重大战略的实施,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职能,围绕扛稳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持续发力,“为中国碗装中国粮、中国粮用中国种贡献民革智慧和力量”。

强化科技赋能,构建现代生产新范式
 
今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要求,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也是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AI助力、5G通信、无人作业、智慧农场、数字孪生灌区等技术应用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张弓表示,河南应抓住这一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在全国率先展开行动,力争成为农业智慧化的领跑者,在产业发展、农田应用、品牌创造等方面打造现代化的“中原粮仓”。
 
粮安天下,种子为基。张弓建议,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育种工具。通过生物技术产品创新,挖掘育种价值新基因,打破关键核心技术制约,面向产业发展需求研发多基因叠加、多性状复合新产品。同时,完善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立“一物一码”追溯体系,运用5G通信网络及田间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产品全周期可追溯,有效提升流通系统的透明度。
 
如何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张弓认为,要加快整合种业科研单位力量,形成科企深度融合、优势互补、共享共赢的创新联合体,同时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到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畅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张弓建议,建立耕地全要素保护制度。一方面,针对各地不同的土质,要研究如何提升土壤肥力,搞好土壤污染防治和实施针对性测土配方;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水平、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体系,对土壤墒情、病虫害、土壤肥力等进行实时智能化监测,推进节水灌溉和适水种植,实现耕地质量保护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协同共进。此外,还应统筹实施撂荒地治理,强化耕地后备支撑。把一些山地、坡地等可利用的田地整合好、把有限的资源整理好,加大土地利用综合整治力度,引导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约紧凑。
 
创新体制机制,破解深层次矛盾桎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从种粮农民收益保障、主产区利益补偿、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粮食和食物节约等方面,对健全保障粮食安全的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为新时代深化粮食行业改革、完善粮食安全保障长效机制指明了方向。
 
基于多年的粮食收购和粮食储备工作实践,张弓深知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解决种粮农民存储需求等工作的重要性。推行优质粮食工程,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发展;加强粮食市场监测预警,推动增加粮食期货品种……河南推行的一系列举措体现了在粮食生产领域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探索与实践。
 
夏粮收购在全年粮食收购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平稳运行、保障稳定安全供给等具有重要意义。据张弓介绍,今年夏粮归仓之际,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提前筹备,多次组织相关部门与涉粮企业召开联席会议,准备2800万吨可用空仓容、2.6万台收购设备器材,并落实500亿元收购资金,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平稳运行。
 
尽管我国粮食总产量持续攀升,但粮食产业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却并未因此减少。张弓呼吁,依托河南省小麦资源、交通和物流等独特优势,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全力建设河南小麦交易中心和大数据中心,优化粮食资源配置,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开放。通过一系列举措,将河南省打造成全国重要的小麦资源配置中心,增强粮食供应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助力构建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粮食国内大循环,在更高层次上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近年来,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推广农业智慧化技术、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等,张弓带领民革河南省委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并积极建言献策。张弓提出,强化粮食安全法治保障,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宣传贯彻,健全完善保障法配套的法规制度,落实县区粮食行政部门机构、编制、人员、经费,推进政企分开,提高粮食行政监管水平。
 
“作为民主党派成员,要坚持守正创新,提升履职效能,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坚持把自身所长与中心大局所需结合起来,我们有信心、有底气守良田护粮仓、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张弓说。 
免责声明
1、本网部分信息属于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内容! ※本网联系电话:0534-2220168

工信部备案号:鲁B2-20041020-1 版权所有   德州博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400-9900-656    传真:0534-2220102    邮箱:cnmfnet@126.com
 Copyright © 2004-2020 CNM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网法律顾问:金延峰律师(手机:13953449218)
     

  鲁公网安备 3714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