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巴西行业人士指出,尽管中美尚未达成明确的农产品贸易协议,中国在采购大豆方面仍面临“愿不愿意买”与“必须要买”的现实抉择。
据中国海关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累计进口大豆493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8%。其中,仅6月份单月就进口了1226万吨,主要来源国为巴西和阿根廷。
在过去五周内,中国共购入了183船大豆,其中巴西供应了109船,阿根廷供应了74船,而美国则为零。尽管如此,业内人士指出,仅靠巴西和阿根廷的供应,难以完全满足中国全年的大豆需求。中国仍需从美国进口1500万至2500万吨大豆,以确保国内市场的稳定供应。
尽管巴西是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且2025年全年对华出口量预计将达到8100万吨(占巴西总出口量的75%),但与中国全年1.12亿吨的大豆进口需求相比,仍存在明显缺口。
阿根廷和巴拉圭虽有一定供应能力,但难以完全填补这一空白。特别是阿根廷,在2024年还曾是全球第三大大豆进口国,这表明其自身供应能力有限。因此,美国可能成为中国唯一可靠的大豆进口补充来源。
专家指出,尽管中国政府对美国产品加征了报复性关税,但目前主要负责采购的多为国有企业,因此关税对私营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有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全球复杂多变的局势下,中国仍有可能在年底前加快对美国大豆的采购步伐。
与此同时,大豆到港节奏正在放缓,市场预计中国将减少豆粕的产量与库存,这可能是为了在10月至次年1月期间为可能的美豆采购腾出空间。分析人士以巴西马托格罗索州为例指出,该州可供出口的大豆供应已变得稀缺,这促使中国买家将目光转向美国大豆市场。
对于巴西来说,中美之间的贸易博弈反而为其带来了机遇。随着美国大豆需求的上升,国际大豆价格被推高,这使得此前受到压制的巴西大豆溢价有望上扬。
这一变化将有助于形成对巴西更为有利的本地价格环境,从而为巴西农户在2025年下半年提供一个更佳的销售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