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从巴西进口大豆1062万吨,同比增长9.2%,占当月进口量的86.6%;从美国进口大豆158万吨,同比增长21%。中国6月大豆进口总量达1226万吨,创历史同期新高。进口增长主要受巴西大豆丰产及4月滞港货物延迟清关影响。2025年上半年中国累计进口巴西大豆3186万吨,同比降低7.5%;同期进口美国大豆1615万吨,同比增长33%;进口阿根廷大豆量锐减47.5%至11.16万吨,6月更出现零进口。
供过于求导致阿根廷豆粕价格跌至15年来最低点
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的数据显示,2024/25年度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840万公顷,同比增长6.4%,比过去五年均值高出10%。但是在此背景下,作为阿根廷主要出口产品的豆粕,在2025年却面临着价格持续低迷的局面,尽管全球需求显示出积极迹象。
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BCR)的一份报告表示,截至6月底,阿根廷豆粕的FOB价格已跌至每吨281美元,创下15年多来的最低水平。豆粕价格急剧下跌的原因在于,由于生物燃料政策提振植物油(特别是豆油)需求增长,从而推高豆油价格(今年迄今上涨超过30%),但是也导致大豆压榨增长。
这带来了大量豆粕供应,而全球消费未能以相同的速度跟上。由于豆粕供过于求,令豆粕价格承压下行,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国际贸易中。在阿根廷,豆粕占到该国出口总额的13.4%,整个大豆综合体占到27.6%。今年阿根廷豆粕出口金额预计达到90.44亿美元,高于去年,但仍远低于历史纪录。
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BCR)的一份报告表示,截至6月底,阿根廷豆粕的FOB价格已跌至每吨281美元,创下15年多来的最低水平。豆粕价格急剧下跌的原因在于,由于生物燃料政策提振植物油(特别是豆油)需求增长,从而推高豆油价格(今年迄今上涨超过30%),但是也导致大豆压榨增长。
这带来了大量豆粕供应,而全球消费未能以相同的速度跟上。由于豆粕供过于求,令豆粕价格承压下行,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国际贸易中。在阿根廷,豆粕占到该国出口总额的13.4%,整个大豆综合体占到27.6%。今年阿根廷豆粕出口金额预计达到90.44亿美元,高于去年,但仍远低于历史纪录。
进口大豆成本小幅上涨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上周美国大豆优良率高于市场预期,美豆期价振荡下行,叠加巴西大豆季节性出口压力减小,出口升贴水报价小幅上涨。7 月 15 日,8 月船期大豆出口 CNF 升贴水报价 254 美分/蒲,较前一日上涨 1 美分/蒲;9 月船期 260 美分/蒲,较前一日上涨 7 美分/蒲。
近日巴西大豆出口 CNF 报价仍偏强运行,我国进口巴西大豆成本略有增加。据监测,7 月 15 日,我国进口 8-9 月船期巴西大豆 CNF 报价 463 美元/吨、469 美元/吨,周环比均上涨 2 美元/吨,折合华南地区到港完税成本为 3784 元/吨、3824 元/吨,周环比均上涨 14 元/吨。
近日巴西大豆出口 CNF 报价仍偏强运行,我国进口巴西大豆成本略有增加。据监测,7 月 15 日,我国进口 8-9 月船期巴西大豆 CNF 报价 463 美元/吨、469 美元/吨,周环比均上涨 2 美元/吨,折合华南地区到港完税成本为 3784 元/吨、3824 元/吨,周环比均上涨 14 元/吨。
未来展望:三季度到货量维持高位,四季度采购存变数
贸易商和分析师预估,7月份中国大豆到港量预计为1048万吨,略高于去年同期的985万吨。但是中国尚未采购第四季度船期的美国大豆,未来采购决策可能取决于中美贸易谈判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