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焦点报道 >> 正文
不好,没撑住!玉米要大跌?
日期: 2025-07-14   来源:新农观  阅读: 5805  双击鼠标滚屏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话放在玉米身上同样适用,涨时如蜗牛,跌时如瀑布。
 
玉米的上涨不容易,经过持续半个多月的上涨,才涨到了之前的局面,但没跌几天,马上就要跌回原形了。
 
虽然说,市场也料到玉米不会一直上涨,肯定要有一波回调,但是回调的速度还是超出了市场预期。
 
大白话就是,玉米跌猛了。
 
有多猛呢?
 
首先是山东、东北齐跌。
 
齐涨的时候没涨多少,但是齐跌的局面倒是经常出现,说白了还是因为市场情绪发虚,只要山东一跌,东北也很难挺得住。
 
而且基本是全军覆没,一片飘绿的状态。
 
更别说这次跌得这么突然。
 
其次是山东华北跌得有点猛。
 
不仅是一天三四跌,白天晚上地落价,而且已有企业的报价跌破了1.2元/斤,这着实把玉米市场吓一跳。
 
但其实也不意外,为什么?
 
因为之前玉米的看涨情绪就不牢靠,所以当市场稍出现一些变化的时候,情绪就很容易掉头。
 
所以很明显,玉米这是恐慌性下跌。既然是恐慌,那卖粮就又成了一窝蜂。
 
这一点从山东深加工门前到货车的量级就可以看出,上周冲上了600多车,随后又减少到了170多车,但到周末,又冲到了700多车。
 
为啥上量变化这么大?
 
主要是受进口玉米持续拍卖的影响很大。
 
截至目前,进口玉米拍卖已拍了4次,总量约100多万吨,要按量级来说,区区100万吨就能扭转玉米行情吗?
 
当然不会,但是重点不是量,而是成交率。
 
4次拍卖,成交率肉眼可见地直线下滑,从最初的96%到86%,再到57%,最后是49%。
 
并且溢价也逐步缩小,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第一,需求不高。
 
当前玉米需求确实不高,这个我们之前说过很多次了,饲料方面有小麦替代,玉米采购积极性明显降低;而深加工利润不好,更不会大肆采购玉米。
 
所以随着进口玉米的持续拍卖,市场情绪就开始降温,因为一周两拍,意味着这周不买还有下周,所以需求端也就不急。

第二,观望情绪增加。
 
观望什么呢?
 
当然不会观望会拍多少玉米,而是观望拍卖会不会降价。
 
因为随着拍卖成交率越来越低,就可能会出现为了成交而下调底价的情况,所以这时候也就更没人着急拍了,都转为观望心态。
 
所以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进口玉米拍卖越拍越降温,越降温对市场的杀伤力就越大。
 
于是,玉米市场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跌跌不休了。
 
而这种结果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因为情绪很难控制,而且玉米市场情绪不是个人情绪,而是一个集体性情绪,而且很容易从众,所以只要有一个看跌,那就会像灰指甲一样,一个传染俩,俩传染一片。
 
但情绪还有一定特点,那就是持续的时间往往都不会太长,也就是说,即便是看跌,但也不会一直没尽头的看跌,所以并不用担心玉米会彻底失控。
 
玉米不会失控,因为各种条件都不允许玉米失控。
 
首先就是政策端,费了那么大劲好不容易把玉米从泥坑里拽出来了,没理由再给推进去。
 
所以玉米跌归跌,不至于没有底线。
 
其次就是小麦。
 
小麦替代刚有点起色,玉米这么一跌,小麦也跟着受影响,饲料企业必然会再次停手,这也无形中会拖延小麦替代的时间,这对小麦来说也是不利的。
 
而如果玉米失控大跌,那小麦就更是一点儿机会也没有了。
 
所以玉米看似危险,但大的风险的概率并不高。
 
不过,拍卖对玉米的影响一段时期内还会持续显效,玉米短期内想重新上涨难度也很大。
免责声明
1、本网部分信息属于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内容! ※本网联系电话:0534-2220168

工信部备案号:鲁B2-20041020-1 版权所有   德州博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400-9900-656    传真:0534-2220102    邮箱:cnmfnet@126.com
 Copyright © 2004-2020 CNM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网法律顾问:金延峰律师(手机:13953449218)
     

  鲁公网安备 3714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