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且结合当前小麦市场的市场现状和对小麦供需结构的未来变化预判来做分析:
一、当前小麦市场的市场现状
自6月份小麦市场开启的持续上涨,虽然时间跨度长,但其实上涨幅度并不明显,就几个主产区而言,小麦渠道市场价格还是徘徊在最低收购价等级标准价格之下的,面粉加工企业收购价尽管部分区域一度有小幅超过,但结合对水分和杂质的标准要求,也基本是持平或略低于最低收购价等级标准价格的。饲料加工企业除远期合同采购价之外,即将采购合同价也同样是低于最低收购价等级标准价格的。
政策性储备采收购,除山东和江苏部分区域的成交价高于最低收购价等级标准价格,多数区域还是持平和低于的。从主销区的政策性储备采购成交情况来看,尽管当前采购数量并不大,但成交价格却是非常坚挺,甚至成交率
也有所下降,这在之前是很难见到的。因此我们从小麦市场价格导向来看,上涨幅度并不大也就意味着回调幅度也不会大。
二、小麦当前的供需情况
从2025年新季小麦的产量角度来说,减产属于共识,只是对减产幅度的判断有所差异,但部分区域的减产确实也是非常明显的。很多朋友认为从主产区小麦价格基本持平的角度来看,2025年新季小麦依然是缺乏流通性,其实不然,这种观点是建立在传统的小麦需求思维上的,即江苏和安徽小麦必须要北上流通到山东和河北两个面粉加工产能大的区域。
但就小麦的之前和现阶段的市场需求来看,因为具备了替代饲料的高性价比,安徽和江苏的2025年新季小麦通过较便利的水路运输方式流入华南和西南以及江西的数量并不容小视,因此就小麦市场而言,并不缺乏流通性。而尽管主产区的政策性储备小麦轮入采收购基本进入收官阶段,但最低收购价的启动范围和批次在继续扩大,库点也在持续增加,因此也基本封闭了小麦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的空间。
但就小麦的之前和现阶段的市场需求来看,因为具备了替代饲料的高性价比,安徽和江苏的2025年新季小麦通过较便利的水路运输方式流入华南和西南以及江西的数量并不容小视,因此就小麦市场而言,并不缺乏流通性。而尽管主产区的政策性储备小麦轮入采收购基本进入收官阶段,但最低收购价的启动范围和批次在继续扩大,库点也在持续增加,因此也基本封闭了小麦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的空间。
三、小麦供需结构的变化预判
1、面粉加工企业库存量会增加:上年度面粉加工企业集体采取的低库存策略确实是受益匪浅,但面对着2025年小麦的减产和其他多类新增需求的出现,面粉加工企业有一定的危机感,而底部很扎实的小麦市场价格如果接下来有所回调,我们有理由相信对面粉加工企业来说,是有加大库存量的意愿的。
2、政策性储备采收购:从多区域的政策性储备采收购情况来看,新增数量已明显少于前两年,但作为新增政策性储备需求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已及时启动,虽然说从启动区域和执行价格来看,力度是弱于上年度的小麦全面增储的,而小麦市场价格之前的持续上涨也客观影响到收购数量,但小麦市场价格的回调也必然会触发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启动范围继续扩大,甚至收购数量有可能超过之前的预期,因此笔者之前一直坚持认为,在9月底之前小麦市场价格最好是持续胶着盘整,不能出现大的上涨,这对小麦市场的供大于需的结构修复是非常不利的,而小麦市场价格的及时回调从某种角度来说,其实也并非坏事。
3、小麦替代玉米饲用需求:近期玉米市场的下跌也是触发小麦市场价格回调的重要因素,从前期饲料加工企业对近远期合同的密集采购情况来看,2025年度小麦替代玉米饲用的数量已确定会高于上年,但要考虑到玉米市场的好日子大概率到头了的市场状况,接下来小麦替代玉米饲用虽然依然有性价比,但也逐步在弱化。如果新产季玉米的产情正常或偏好,进入9月份玉米市场价格并不排除有踩踏的可能,这对小麦市场供需结构的改善是非常不友好的。
4、渠道库存需求:从笔者对多个小麦主产区的情况了解来看,2025年小麦渠道库存的数量不仅较常年断崖式下降,甚至也大幅少有上年度,这对小麦的阶段性供需结构的改善也是不利的。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个是连续三年的大幅亏损,另一个是基于当前小麦收购价加上仓储和资金成本后对比未来小麦市场价格预期空间不足,那么小麦市场价格的回调有可能触发渠道库存需求的增加,但能有多大幅度的增加,还有待观察。
综合以上分析,从小麦市场价格回调后,惜售情绪有所弱化的市场现状来看,结合市场缺乏大的利多因素,接下来的小麦市场价格回调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回调幅度依然不会有多大,大概率会形成窄幅胶着状态。现阶段还是应重点关注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期启动的执行力度以及新季玉米的产情情况。从成本较低的角度考虑,策略上还是把握两个时间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