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环节,回顾2023/2024年度玉米市场,C2409期货盘面自7月1日开启顺畅的下行通道,历经1个月下跌至2270,跌幅达230元。此轮下跌的原因在于市场对西北及华北地区的余粮状况预期有偏差,该部分供应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华北及长江口地区在粮食青黄不接时期的需求压力,进而导致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再观察本年度市场,从当前贸易商的余粮情况来看,华北地区基本未出现较大规模的粮食供应增量,从流量角度看,锦州港集港量,以及山东深加工晨间候车已经进入季节性低位,后期仍需依靠东北玉米补充市场供应。
需求端环节,截至2025年5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42万头,环比微增0.1%,同比增长1.2%,处于农业农村部设定的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3.6%,产能正常。从饲料产量角度看,中国饲料业协会公布的饲料产量在24/25年4月前累计1855万吨,同比增幅约为5.8%。猪料消费显著回升,一方面生猪出栏量增长,另一方出栏体重同比也有所提高。
进口环节,从预估的外贸玉米和高粱大麦的进口数据来看,同比降幅还是较为明显,尤其是玉米进口量的缩减,对整体供应格局产生了直接影响。高粱和大麦作为替代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部分缺口,但其总量依然难以完全弥补这部分的减量。
这一局面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持续,市场需要通过调整内部供需关系来应对进口不足带来的潜在压力,内贸玉米的周度提货量持续保持在4万吨以上,持续的高提货量,目前广东港内贸玉米库存降至100万吨以下,预估7月底降至50万吨以下,因此要持续关注港存下降情况。
这一局面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持续,市场需要通过调整内部供需关系来应对进口不足带来的潜在压力,内贸玉米的周度提货量持续保持在4万吨以上,持续的高提货量,目前广东港内贸玉米库存降至100万吨以下,预估7月底降至50万吨以下,因此要持续关注港存下降情况。
目前市场不确定的因素是市场隐性库存量化难度较大,一定程度会影响对行情节奏和幅度的判断,也会对供需数据产生疑问。从前期的玉米仓单和交割量来看今年的量级创造了历史新高。一方面前期期货价格上涨持续升水给了市场可观的交割利润,另一方面可能暗示市场隐性库存偏高。如果只是阶段性偏高,伴随港口渠道库存的快速下降,也会逐渐流出市场消化,近期北八港库存同比持平略高,后续持续关注港口库存降库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