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洪涝渍害
及时排水,黄淮海地区苗期大豆、南方鼓粒成熟期大豆可能面临高温多雨情况,应及时清理“三沟”,保障排涝畅通,出现涝渍的应及时疏通排水干渠和田间排水沟,尽快排除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排水不畅的应进行机械排水。北方地区春大豆如果预测有多轮降雨,抢在封垄前进行1-2遍浅趟,同时起到培土作用,湿涝地块要在封垄前抢抓晴好天气进行深松中耕散墒。
补充养分,洪涝渍害地块易造成土壤中的速效养分流失,大豆根系活力下降,植株吸收营养能力降低,导致植株营养不良,建议及时喷施0.5%-1%的尿素+0.2%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强植株抗逆性,促进植株恢复正常生长。防治病害,高温高湿环境易加重病害发生,要注意病害防控。如果苗期因洪涝出现大面积死苗,应及时改种早熟大豆品种,或者因地、因田制宜,选择短季作物或者蔬菜,弥补受灾损失。
补充养分,洪涝渍害地块易造成土壤中的速效养分流失,大豆根系活力下降,植株吸收营养能力降低,导致植株营养不良,建议及时喷施0.5%-1%的尿素+0.2%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强植株抗逆性,促进植株恢复正常生长。防治病害,高温高湿环境易加重病害发生,要注意病害防控。如果苗期因洪涝出现大面积死苗,应及时改种早熟大豆品种,或者因地、因田制宜,选择短季作物或者蔬菜,弥补受灾损失。
二、防高温热害
大豆开花适宜的温度为25~28℃,如果气温长时间维持在以33℃以上,导致大豆不开花或落花落荚,或者不能正常受精导致有花无实,影响产量。受旱地块要广辟水源,及时浇灌,或喷施蒸腾抑制剂,增强植株抗性。可根据田间实际情况,采取灌溉、喷施叶面肥等措施,降低高温不利影响。及时喷灌,喷灌能有效降低大豆叶面温度,是缓解高温危害的有效措施。
适时控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大豆生长速度较快,易加剧田间荫蔽,可通过喷施烯效唑等控旺剂适当控旺。喷施叶面肥,如果因干旱造成生长缓慢,则可喷施叶面肥,调节营养,补充大豆营养,提高植株抗逆能力。北方地区春大豆花荚期视情况及时喷施0.5%-1%的尿素+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强植株抗逆性,可添加杀菌剂,预防病害发生。鼓粒期可视情况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增粒重、促成熟。防治虫害,高温干旱天气有利于飞虱等刺吸式害虫发生,应及时喷药防治虫害,预防病毒病发生。
适时控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大豆生长速度较快,易加剧田间荫蔽,可通过喷施烯效唑等控旺剂适当控旺。喷施叶面肥,如果因干旱造成生长缓慢,则可喷施叶面肥,调节营养,补充大豆营养,提高植株抗逆能力。北方地区春大豆花荚期视情况及时喷施0.5%-1%的尿素+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强植株抗逆性,可添加杀菌剂,预防病害发生。鼓粒期可视情况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增粒重、促成熟。防治虫害,高温干旱天气有利于飞虱等刺吸式害虫发生,应及时喷药防治虫害,预防病毒病发生。
三、防冰雹灾害
强对流天气容易引发冰雹,发生后可根据田间情况进行减损管理。苗期受雹灾,如果大豆仅叶片受损或者茎秆折断部位较高,应追施速效肥,用0.5%-1%尿素溶液、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2%-3%过磷酸钙浸出液叶面喷肥。植株恢复生长后,再酌情进行根部施肥等栽培措施,促进大豆生长。
花期受雹灾,如未伤及大豆主茎和分枝,可喷施1次杀菌剂、1-2次叶面肥,以增强抗病能力,促使大豆尽快恢复生长;生长后期受雹灾,如未伤及大豆主茎和分枝,可在灾后喷施1次杀菌剂,同时喷施2-3次叶面肥,间隔5-7天,以增强抗病能力,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粒重,减少产量损失。毁种改种,如果茎折部位较低且受害植株比例较大,苗期应改种早熟大豆品种,开花期及以后应改种短季作物或者蔬菜,减少受灾损失。
花期受雹灾,如未伤及大豆主茎和分枝,可喷施1次杀菌剂、1-2次叶面肥,以增强抗病能力,促使大豆尽快恢复生长;生长后期受雹灾,如未伤及大豆主茎和分枝,可在灾后喷施1次杀菌剂,同时喷施2-3次叶面肥,间隔5-7天,以增强抗病能力,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粒重,减少产量损失。毁种改种,如果茎折部位较低且受害植株比例较大,苗期应改种早熟大豆品种,开花期及以后应改种短季作物或者蔬菜,减少受灾损失。
四、防早霜危害
促进生长,花荚期叶面施肥可加快大豆生育进程,促其在初霜前正常成熟。一般叶面喷施尿素加磷酸二氢钾,每亩用量为尿素350-700克加磷酸二氢钾150-300克,按照土壤缺素情况可适当增施微肥。一般亩用钼酸铵25克、硼砂100克,混合兑水喷洒,喷洒时间以下午4点后为宜,花荚期可以喷洒2-3次。
增强抗性,有条件的农户还可喷施芸苔素内脂等高浓度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有效补充养分,增强植株抗逆、抗寒能力。降低霜害,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当气温降到作物受害的临界温度1-2℃时,采取人工熏烟的方法防早霜。在未成熟大豆地块的上风口,放置秸秆、树叶、杂草等点燃,慢慢熏烧,使地面笼罩一层烟雾,提高近地面温度1-2℃,改变局部环境,降低霜冻危害。此外,用红磷等化学药物在田间燃烧,形成烟幕,也有防霜效果。
增强抗性,有条件的农户还可喷施芸苔素内脂等高浓度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有效补充养分,增强植株抗逆、抗寒能力。降低霜害,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当气温降到作物受害的临界温度1-2℃时,采取人工熏烟的方法防早霜。在未成熟大豆地块的上风口,放置秸秆、树叶、杂草等点燃,慢慢熏烧,使地面笼罩一层烟雾,提高近地面温度1-2℃,改变局部环境,降低霜冻危害。此外,用红磷等化学药物在田间燃烧,形成烟幕,也有防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