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国,巴西目前正值二季玉米收获高峰期,但是主要产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仓储缺口已达1.2亿吨,导致大量新收玉米被迫露天堆放。这种情况在雨季尤为危险,今年马托格罗索州的降雨更使问题雪上加霜。
巴西玉米与谷物仓储设备商会主席保罗?贝托里尼指出,仓储设施不足迫使农民集中抛售,造成价格暴跌。目前玉米现货交付价格仅为40雷亚尔/袋,还需支付4-5雷亚尔的接收费和两周仓储费,许多农民因此选择成本更低的筒仓袋储存。
据格兰尔经纪公司商品主管吉列尔莫·莱尔透露,马托格罗索州约50-60%的玉米已售出,剩余部分多采用临时储存措施。
更严峻的是,7月1日公布的2025/26年度农业计划中,仓库建设贷款利率设定为8.5%,业界认为这一利率水平难以刺激新投资。贝托里尼强调,除筒仓外,谷物接收、干燥、分类和运输等配套基础设施同样严重不足,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这种供需失衡已引发连锁反应:隆多诺波利斯码头的一家公司已经暂停所有大豆装运业务,全力处理玉米运输;公路运费开始上涨;农民为腾出空间和获取现金流被迫低价出售。多数生产者选择先履行前期高价合约,对剩余产量持观望态度。
分析师指出,9月出口价格可能回升至43-44雷亚尔,但当前至9月的运费差异仍是市场不确定因素。这场危机不仅暴露了巴西农业基础设施的短板,也凸显出在Selic基准利率高达15%的金融环境下,农业产业链各环节面临的资金压力。随着全球粮食贸易格局变化,巴西亟需解决这一制约其农业竞争力的根本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