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7日河南省率先启动202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后,6月21日安徽省、7月2日河北省也先后启动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目前已有3个小麦主产省份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已公布库点数为230个,涵盖了多个批次,尤其是小麦最大的主产省份河南无论是库点数量还是批次发布节奏,都大大超过了市场预期。毫无疑问的是,这对现阶段小麦市场价格的稳定起到了定海神针作用,那么多个主产省份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启动能推动小麦出现大幅上涨吗?笔者认为从目前来看,显然是不能。
首先,从近年来政策面对粮食市场的导向来看,是大力鼓励市场化收购的,这也就意味着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功能已出现了质的转变,由从前的托市功能转变为托底功能,那么对粮食市场价格只能起到阶段性的支撑作用,并不能推动市场价格出现大幅上涨。
其次,202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不再像从前那样,可以委托其他有涉粮业务的央企和地方粮食储备企业代为收购代为管理,辖区内的中央储备粮直属企业起的是监管作用。而目前绝大多数是由中央储备粮直属企业采取租仓收购的方式开展的,且根据最新的租仓管理办法,仓储能力已不再是难题了,但每个库点至少要派驻2名中央储备粮直属企业的在职人员自行收购自行管理,可以想象的是这与当前中央储备粮直属库点的人力资源是不太匹配的,即便是有兄弟省份的支援收购工作,但后期管理也应该是捉襟见肘。由此可见启动收购的库点数量和之前相比,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那么202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的最终收购数量也确定会低于从前。
其三,受政策面支持和替代玉米饲用的新增需求影响,近期小麦市场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目前多数产区基层门点净粮装车价已持平或已超过了2400元/吨,那么如果执行2460元/吨的国标一等小麦收购价,不考虑水杂扣量和压车成本因素,汽运到库尚有些利润,而如果执行的是2420元/吨的国标二等小麦收购价,显然是没什么意义的。而近期从多个主产区的省市县级政策性储备小麦招标采购的成交情况来看,已超过或至少持平于同等级最低收购价小麦的收购执行价了,且成交率并不如意。
其四、最低收购价政策是直接面对种粮农户收购的,但考虑到农户单体运输费用和人工成本因素,目前已少有农户直接到最低收购价收购库点售粮了,更多的是依托经纪人来操作,那么从售粮证明方面来说,无疑也是个难题。
综合以上几个因素,有必要提醒朋友们的是,现阶段对2025年最低收购价小麦的收购数量不宜预期过高,小麦要想有大的突破,一定是需要像替代玉米饲用等其他因素的持续进行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托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