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咱必须要清楚的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罗守全的说法针对的是水稻,针对新麦的是河南、安徽等6个小麦主产区已累计准备仓容1600亿斤,能够满足夏粮收购需要。所以大家没必要恐慌,从政策角度来看,今年小麦保护价还是很稳定的,至于水稻不启动托市,原因就是根本不需要,现在的水稻价格要远高于托市价格!
其次就是新麦产区的积极备库,在很大程度上给玉米奠定了稳定的基础条件,甚至是未来的上涨基础,至于当前阶段,企业确实在一步步的试探持粮主体的反映,但短期内不会进行大规模的价格调整,现在供需双方对弈中持粮主体还是占据优势的!
第三就是下游需求疲软造成了企业(含饲企)收购态度的转变,从最新的数据调研来看,目前大部分企业都进入到了消耗库存的地步,只不过由于目前企业利润承压,对粮源的采购较为谨慎,对于饲料企业来说,现在目光转移到小麦身上也是常态,如果新麦入市后价格走高,玉米还是会被拉高的!
第四、今年持粮主体集中腾库的风险已经被消化了,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华北及黄淮地区持粮主体出货速度较为平均,市场再现集中大量粮源入市的可能性较低。从根本上就不给企业压价的理由。
在前面的文章里咱就多次提到过,目前玉米虽然被利空因素笼罩,但只要政策不大规模出手干预,玉米价格的底部还是很坚挺的,甚至可能抽时间打一个“反冲锋”,更别说什么大跌的风险,只不过企业是不会放弃继续试探的,未来一段时间玉米的主流还是弱势运行!
关于东北地区昨日价格呈现小规模回落的局面,小编想说,东北地区目前所面临的压力比华北山东要重一些,除了当地粮源较多之外,当地企业近期也开始不断对价格进行试探性的打压,早前咱提到过,随着中储收储的结束,对当地粮价的支撑会大幅减弱,再加上投放的扩大,玉米的上涨之路被暂时中断了,特别是近期华北及山东地区价格开始回落,东北粮的流入速度并未减弱,也就给了企业进一步试探的底气,昨日北港价格也开始回落也是一个信号,本月最后这几天,东北地区不会安稳了!
小结:虽说玉米开始进入弱势震荡期,但远远不至于令大家恐慌,前面玉米价格上涨超预期的市场小编提到过,玉米不仅在压榨市场份额同时也在透支后续市场,价格肯定会下跌的,毕竟目前下游需求低迷,政策层面也将出现变化,再加上企业利润严重下滑,和新麦入市的影响,玉米所要面临的替代压力凸显,强烈建议市场主体理性看涨,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购销计划。接下来继续关注麦收前腾仓情况,玉麦价差、政策端投放以及市场购销节奏。关于玉米中远期的走向,小编认为玉米下一波的机会在6-9月份,得出这个判断的主要原因就是今年售粮进度较快,后期容易出现阶段性的供应偏紧,价格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小麦情况:
随着新麦入市速度的加快,新陈同价已经不断在制粉企业之间出现,前面咱提到过,今年的新麦开秤价不高,但是后续上涨的速度较快,随着贸易商抢购热情的降低,新麦价格也将陆续回归正常,至于陈麦,虽说小幅回落,但不会大跌,直接视为企业“没事找事”就行,新麦陈麦未来注定要走出分歧,当然也就只能分开了来看:
1、关于新麦的收购问题,还是老观点,不要参与抢粮环节,收购价格最好控制在1.2元/斤附近,至少这个价格是不会亏损的,至于今年新麦质量的问题,从目前的局面来看要好于去年,同时今年产量可能不会减产局,甚至是丰收局 !
2、随着官方的表态,新麦政策收购已经明朗,保护色给的稳稳的,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气温较高,而新麦水分偏高,对存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建议大家多数采取短线操作即购即销为主!
3、陈麦的情况现在也并不复杂,首先面粉企业正在小比例、分阶段新陈搭配,随购随用,逐步替代陈麦,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从时间上最少需要四五十天,所以陈麦时间还是有的!
4、现阶段小麦市场依旧处于 “供强虚弱” 的格局,市场流通粮源充足,再加上中储投放,给陈麦上涨造成了不小的压力,预计短期价格或继续围绕区间波动。现阶段对小麦来说是一个较为关键的“窗口期”,供应压力有,但随着玉米价格走高,饲料企业对陈麦的采购热情会更高一些,陈麦还有一些上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