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新小麦已零星上市,因品质较好,整体价格处于最低收购价水平上方。近日,在主产区气象因素的影响下,市场主体看涨情绪依旧较浓,面粉加工企业纷纷上调小麦报价,陈麦价格重心整体上移,储备小麦成交溢价普遍。
近期,国内小麦现货市场保持偏强运行,产情不确定叠加担忧预期升温,新麦开秤价格相对较高,而新麦采购成交率下降明显,储备小麦拍卖成交溢价普遍。
在行情高位运行的情况下,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的可能性大幅降低,持续关注制粉企业和饲料企业的采购力度,以及产区天气变化和市场预期,建议在新麦行情明朗前少量操作,低价可适当补充库存。
价格底部夯实
小麦行情持续偏强
近日,在主产区气象因素的影响下,市场主体看涨情绪依旧较浓,面粉加工企业纷纷上调小麦报价,陈麦价格重心整体上移,普麦进厂报价围绕1.23~1.25元/斤运行。
据市场监测,截至5月13日,各主产区普麦净粮主流进厂价:山东1.23~1.25元/斤,河南1.23~1.247元/斤,河北1.225~1.248元/斤,安徽1.239~1.25元/斤,江苏1.23~1.245元/斤。经过短暂调整,小麦现货价格重新回归强势。据分析,主要受多方因素影响和支撑。
其一,最低收购价底部坚实,新麦起步价高。
南部新小麦已零星上市,湖北、豫南、皖南地区新小麦干粮或烘干小麦主流装车价在1.20元/斤左右,品质较好,整体已处于最低收购价水平上方。
尽管上市数量较少,但开秤价格在最低收购价水平以上,稳定了市场预期,企业再度压价收购难度较大。
其二,减产情绪尚未有效缓解。
5月上旬后期,北方冬麦区大部出现小到中雨,覆盖华北大部、山东大部、河南南部等地,降水有效补充了农田土壤水分,河北、江苏及安徽部分农田缺墒缓解;但河南西部和北部、安徽西北部、山西中南部和陕西等地仍存在轻至重度缺墒,对小麦灌浆不利。
中央气象台预报,5月12日至21日,北方冬麦区无有效降水,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和陕西关中等地冬小麦干热风风险高。目前市场对新麦减产的预期仍未消退,新麦生产形势仍是市场主体关注的焦点,尤其5月20日左右的天气对今年产情以及小麦价格走势至关重要。
其三,玉米价格偏强运行,进一步增强小麦价格的底部支撑。当前,华北地区水分15%玉米收购价2330~2390元/吨,深加工企业挂牌收购价2440~2510元/吨。随着小麦、玉米价格接近,小麦饲用优势逐步显现,部分饲料企业采购转向小麦。
看涨预期增强
陈麦交易溢价普遍
在多重因素助推下,当前小麦市场热度升温,新麦招标采购价格也跟随提高,储备企业采购新麦主流成交价已涨至2440~2470元/吨。同时由于产情不确定,采购流拍现象较为普遍,尽管竞价底价抬升,但风险也较高,前期低价中标的贸易商面临亏损风险。
5月8日,中储粮山东分公司竞价采购2025年产小麦69151吨,成交9384吨,成交率14%,成交价2440~2450元/吨。
5月12日,中储粮山东分公司竞价采购2025年产小麦190700吨,成交47693吨,成交率25%,底价2480元/吨,成交价2470~2480元/吨。
5月13日,山东安丘市地方粮油储备管理有限公司竞价采购2025年产非雨后小麦7200吨,全部成交,底价2470元/吨(周环比提高30元/吨),成交价2465~2470元/吨。
同时,市场看涨情绪浓厚,陈麦市场也随之走强,近日储备小麦竞价交易成交溢价普遍。
5月12日,河南濮阳市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竞价销售2021年产混合小麦2261.016吨,全部成交,底价2420元/吨,成交价2430~2440元/吨;河北石家庄国家粮食储备有限责任公司销售2021年产一等硬质白小麦2000吨,全部成交,起拍价2420元/吨,成交价2430元/吨;江苏兴化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竞价销售2023年产小麦3121.174吨,全部成交,底价2400元/吨,成交价2455元/吨。
5月13日,山东潍坊市坊子区军粮供应有限公司竞价销售2020年产小麦2934.432吨,全部成交,底价2440元/吨,成交价2450元/吨;山东聊粮粮食和物资储备有限公司竞价销售2022年产小麦1301.66吨,全部成交,底价2420元/吨,成交价2440元/吨。
距离新麦上市尚有一段时日,加上后熟期,面粉加工企业确实存有一定的备货需求,而当前市场热度持续,产情尚不明朗,在大规模上市之前,预计小麦价格难以明显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