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粮油收到的最新消息显示,7月4日中储粮官方平台将继续举行进口玉米拍卖,并将拍卖数量增加至30.6万吨。
由于7月1日刚刚进行过今年以来的第一次进口玉米拍卖,这似乎意味着本轮进口玉米的拍卖频率极有可能为一周两次。
从7月1日的拍卖结果来看,共计投放18.9万吨美国进口玉米,起拍价在2260-2290元/吨之间,最终成交18.3万吨,成交率超90%,平均成交价达到2368元/吨溢价45-140元/吨,如果再加上30元/吨出库费后,到厂成本与当地小麦价格基本持平。
也可能正是首次拍卖的火爆,让有关方面及时增加了一周两拍,并将拍卖数量大幅提高至30万吨的水平。从历年玉米市场的价格走势来看,2016年是玉米市场价格的一道分水岭,在2016年之前玉米市场受政策调控,价格走势偏弱,并最终累积了高达2.6亿吨的创纪录库存。
由于超高的粮食库存导致巨额财政惠农资金的支出,2016年之后国家开始放开对玉米市场的限制措施,恢复对玉米深加工项目的审批,并在一段时间内减少镰刀湾地区的玉米种植,这使得玉米消费再度出现飞速增长。
数据显示,在玉米实际产量调减有限的背景下,2016年到2020年的五年时间内,高达2.6亿吨的玉米临储库存消耗一空,年均消耗库存超过5000万吨,虽然这一段时间内市场价格整体上涨幅度有限,但玉米缺口问题却也开始受到市场关注,而真正令玉米成为商品投资市场黄金的年份也在悄然来临。
2019年因疫情影响,国内生猪供应出现断崖式下滑,至当前秋季市场生猪价格暴涨至40元/公斤,各地开始纷纷出台生猪养殖鼓励政策,环保审批也一路绿灯。在巨额财政的投入下,至2020年底全国生猪存栏40650万头,同比增长31%。而生猪养殖的扩张,最大的消耗就是饲料,玉米首当其冲。
2020年在挖空玉米临储库存之后,玉米进口也历史性的突破进口关税配额现在,达到1130万吨,是上一年度的2.4倍。当时间来到2021年之后,无论是玉米工业消费还是饲料消费,都继续保持增长,而同期能够给市场额外供应补充的临储库存却消失不见,加上疫情期间外部投资环境的恶化,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流入到玉米购销市场,玉米价格最终一飞中天,大宗批发市场价格历史性的突破1.5元关口,几乎是2016年玉米价格市场价格的两倍。
大涨的玉米一方面让进口市场进一步猛增至2835万吨,另一方面也让不少养殖企业连夜更改饲料配方,用价格相对低廉的小麦来替代玉米。同时,在国家层面,我们也注意到,进口玉米进入储备体系的数量也在不知不觉中快速增加,这也为当下进口玉米拍卖平抑市场价格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果我们在回归到今年的玉米市场,截止目前进口市场依旧保持着下降趋势,今年1-5月玉米进口数量同比减幅超过80%,这是导致今年玉米价格节节走高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国内新季玉米的批量上市,最早也要到8月中下旬,进口玉米的拍卖节奏将能有效缓解玉米的上行势头,对于种植大户而言,玉米销售的最佳时机也面临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