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焦点报道 >> 正文
越涨压力越大,小麦玉米风险大增
日期: 2025-07-01   来源:8866粮新粮食  阅读: 5736  双击鼠标滚屏
连续几日,山东到货均不足百台,部分企业继续上调收购价,目前山东高位企业距离1.3元/斤可谓是一步之遥,而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截止到本月25号,深加工企业的玉米库存微幅下降,目前依旧处于较高水平线,而饲料企业更多,众所周知,本轮玉米价格再次反弹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市场流通粮源减少,二是天气助力,但这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可谓是成也是它败也是它!
 
如果说持粮主体开始收缩的威胁性相对小一些,那么天气因素的危险必须要摆在桌面上了,本轮降雨过后,高温高湿会带来什么想必大家都清楚,肯定会有不少持粮主体担心粮质安全而选择积极出货,市场流通粮源有增多的危险,以山东企业的尿性,面对高到货降价是一定的,所以小编建议,如果有出货条件的老板,最好积极出货,现在的价格已经达到了年后的历史高点,继续上涨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除非市场真的出现粮源短缺而不是人为的!
 
东北地区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较为突出,虽说深受山东企业的影响,属于被迫上调收购价,但从最近两天的波动来看,继续上涨的动力已经开始显得不足,距离1.15元/斤的位置也越来越近,后续企业更多的是补涨,继续冲高的可能性较低!
 
至于中储粮近期采购和拍卖的频率增加,企业参拍的积极性也高不少,甚至底价几乎全面高于门前到货价,不少人认为这是东北粮一个上涨的信号,对此小编想说的就一件事,别太乐观,中储粮近期投放的力度并不大,如果粮源继续上涨, 很容易引起市场新的动荡,一旦到了定向粮不得不投放的地步,那么对于现在持粮的老板来说绝对是一个噩耗!
 
无论是山东华北亦或是东北,现在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三个:
 
1、现阶段的持粮主体逢高出货依旧是部分人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是大部分人,再叠加雨过天晴后可能出现的粮源变质威胁,市场流通粮源有大幅增加的可能!
 
2、玉米的市场份额在被一步步的蚕食,虽说今年的进口粮的威胁可以被无视,但随着小麦入市,饲料企业开始即将采购新麦,甚至配方都是一改再改,要知道今年玉米下游的需求一直较为疲软,如果没有中储粮的收购,玉米市场余粮会更多!
 
3、东北粮入关的速度注定会加快,原因很简单,利润摆在那里,而东北粮入关扩大后对华北及山东地区持粮主体势必会造成威胁,一旦企业到货激增,企业直接会把变脸玩在明面上!
 
小编不否认玉米支撑力度强,甚至是重心都不止一次上移,但阶段性表现太突出了,并不具备持续性,进入七月之后就将进入暑假阶段,下游需求会进一步缩水,虽说短期内玉米价格不具备大跌的条件,但想继续大涨也基本没戏,最多就是企业会按照自己的需求来进行价格调整, 区域分化可能会进一步扩大,但山东价格的波动不仅会继续刺激华北地区,甚至东北地区也在劫难逃。

以目前的市场条件来看看,玉米偏强运行的阶段基本告一段落,未来一段时间大概率会陷入区间震荡期,无论企业多愤怒,暂时还具备强势打压的条件,所以价格不存在大跌的可能,也就没有玉米在劫难逃一说,本月下旬,供需双方的博弈会继续,价格的波动空间就是本轮上涨这百十元。

但目前的价格正在不断透支未来的玉米行情,再叠加到下游需求低迷,政策层面尚未有明确的指引,再加上企业利润严重下滑,和新麦入市的影响,玉米所要面临的替代压力凸显,建议市场主体理性看涨,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购销计划。接下来继续关注麦收腾仓情况,玉麦价差、政策端投放以及市场购销节奏。
 
小麦:
 
最近两天受到降雨和玉米价格走高的影响,小麦市场整体震荡偏强,原因很简单市场流通粮源减少了,也可以说小麦销售渠道扩大后,持粮主体心态有所升温,再叠加政策托市开始扩大和收割进入收尾阶段,农户惜售情绪也开始升温,造成小麦有了一定的上升底气。但需要重点说明的事,现阶段下游需求有进一步减弱的趋势,制粉企业对小麦的采购积极性一般,直接限制了小麦的上涨空间!
 
如果说制粉企业困难是一方面,那么对于贸易商来说也不乐观,现在陷入购销两难境地的不在少数,一方面,市场对小麦行情的预期升温,尤其是基层农户惜售情绪转浓,低价难收粮;另一方面,高价难流通,且利润被压缩,甚至出现倒挂。所以小麦价格想达到1.25元/斤至少现阶段是不具备条件的!还是那句话,小麦未来一段时间区间内震荡是常态,供需双方短时间内僵持局面不会改变!
 
小麦市场存在的三大风险:
 
1、需求疲软但供应宽松,小麦上涨的空间被大幅限制
 
2、渠道商对小麦缺乏信心,建库补仓的占比不足,这就意味着市场截留效果不明显
 
3、进入暑假,面粉的需求进一步下滑,制粉企业的开机率和订单下滑,对原粮的需求减弱!
 
针对于当前的新麦市场,小编认为华北及黄淮地区的老板们,只要把价格控制在1.2元/斤附近(净粮),都谈不上风险,从目前已上市新麦价格来看,各地区面企收购价格在1.21-1.23元/斤之间,与陈麦价格持平,高于最低保护价,所以利润空间是存在的,特别是短线运作的情况下!

关于最近一段时间新陈麦不断下降,这换个角度来看就是利润在一步步扩大,毕竟有政策托市的价格摆在哪里,还有粮库也正在不断地入市收购。小编认为从政策角度来看,今年新麦的价格不会低于1.25元/斤!
免责声明
1、本网部分信息属于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内容! ※本网联系电话:0534-2220168

工信部备案号:鲁B2-20041020-1 版权所有   德州博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400-9900-656    传真:0534-2220102    邮箱:cnmfnet@126.com
 Copyright © 2004-2020 CNM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网法律顾问:金延峰律师(手机:13953449218)
     

  鲁公网安备 3714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