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会谈取得了超预期的成果,目前双方声明取消了之前相互反制加征的关税,并暂停24%的对等关税90天。
虽然说关税骤降以后,美玉米进口仍然不具备优势,但是这使市场看到了中美贸易冲突的缓和趋势,并且对后续进一步降低关税有了更多的预期。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如果后期关税进一步降低,那么美玉米是否会重回中国市场,而如果美玉米重回中国市场,那么又会对国内的玉米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尤其现在国内玉米看涨情绪正在升温,升温因素里既有小麦上涨给玉米的助力,也有玉米供需偏紧的格局,同时也有进口玉米大幅减少的因素。
所以,中美贸易关系突然缓和,就不得不引起玉米市场更多的思考。
有些事,看似不大,但仔细一分析,不得了;但有些事呢,看着挺大,但仔细一分析,毛毛雨。
关税问题属于哪种呢?
当然是后者。
年后玉米持续上涨,其中当然有中美疯狂互加关税的助力,但并不是绝对因素,或者说关税只是一个契机,点燃了市场情绪,夯实了玉米上涨的基础。
而话说回来,关税突然骤降,就能回到原初吗?
显然是不会的,因为谁知道这样的波动会不会再来第二次?毕竟特朗普的牌从来没有按正常逻辑打过。
所以,即便关税回到最初,市场也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市场了。
另一方面,美玉米的影响已大幅降低。
别说加征关税,即使没有关税这事,我国对美玉米的依赖已经大幅降低,美玉米在我国进口玉米中的占比大幅下降,影响甚微。
第三,我国进口玉米需求大幅回落。
回落的原因一方面是前几年进口玉米一直超过配额,储备已十分充足;另一方面,国际局势连年动荡,国内粮食市场需要稳定和提振。
所以,所谓的进口玉米冲击已然是纸老虎。
所以关税这件事对玉米的实质性影响可以说很小,但可能会引发阶段性情绪波动。
那么,玉米还能涨得动吗?
我们依然认为,玉米有上涨的动力。
这个动力一方面来自于玉米的供需。
尽管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点,尽管进口玉米可能会重回市场,但是依然改变不了玉米供需偏紧的格局,而这正是玉米上涨的重要底气。
另一方面,小麦受极端天气影响迅速看涨,也拉升了玉米的上升空间。
目前来看,一直到新麦上市,小麦看涨的市场情绪难以降温,所以小麦基本会维持一个偏强的局面。
而小麦走强以后,对玉米是有利的,尤其是部分地区饲料企业也懵圈了,算来算去发现好像还是玉米性价比更划算。
第三则是玉米市场的情绪。
年后以来,玉米看涨情绪不断升温,虽然中间有过一段时间回调,但是并没有改变玉米的看涨预期。
再加上现在小麦上涨以后,也使得玉米看涨预期增加,近期中储粮的拍卖成交率大增,并且还出现了百元的溢价情况,足以说明市场看涨情绪之浓。
并且我们昨天也说到,虽然山东还在下跌,但是明显下跌的步伐有所缓和,一方面是跌猛了,贸易主体不认,上量马上就会减少;另一方面呢,在当前看涨涨的预期里,深加工也不敢大压价。#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所以,玉米很坚挺。
不过我们仍然认为,现阶段玉米仍以震荡为主,待新麦上市,价格区间形成以后,玉米才有更明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