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前瞻系列:厄尔尼诺卷土重来?全球或将迎来最热夏天?
(2023年4月25日)
a) 回顾近期我国气象条件
1) 综述
2022是典型的拉尼娜年份,特点:1)我国气候暖、干,旱、涝都非常突出。全年平均气温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二高,降雨量是近10年以来最少。2)区域性、阶段性的干旱比较明显,特别是长江中下游的高温干旱问题,南方的夏秋连旱影响比较重。3)华南北部、东北地区,雨涝灾害比较严重。珠江和松辽流域汛情比较严重。登陆的台风特别少。4)2022年夏季,我国中部地区是1961年以来最强的高温过程。另外南方还出现了“秋老虎”。5)冬天寒潮过程明显偏多,南方出现了低温、阴雨天气。强对流天气相对偏少,沙尘天气也较少,出现的还比较晚。
2) 冬季情况
22年12月-23年2月,全国平均气温-2.9度,比常年同期偏高0.2度。不是特别冷,但是冷暖起伏比较大。
前冬比较冷,后冬比较暖。空间深度来看,全国农业区气温基本接近常年的,几次寒潮过程到了贵州南部,甚至到华南的北部,1月22号黑龙江的漠河市观测到了-53度的最低气温,这个最低气温值刷新了我国最低气温的历史记录。
冬季的降水全国平均31.3毫米,比常年减少了20%,1981年以来第六少,平均温度正常略高一点,起伏比较大,降水还是偏少。
从空间分布来看,东北部、华北中西部、西北地区的大部降水偏多,其他地方偏少,特别是山东东部、云南北部、四川南部、贵州东部、广西这些地区。
3) 沙尘情况
2023年沙尘天气多,污染比较重。今年一共有9次沙尘过程,其中强沙尘暴一次,比2000年以来的平均值多1.7次。
4) 降水情况
2023年1月1号到4月24号,东北和西南地区降水偏少,东北大部分地区都是正常偏少的,西部和中南地区基本上接近常年同期降水量。黄淮海的大部——淮西地区降水明显偏多。云南到20号为止降水还不到40毫米,比常年同期少65%,是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的。
5) 旱情及其影响
云南的目前的最新干旱监测,云南大部、四川南部、广西西部都有中等及以上等级的气象干旱,其中云南中东部存在特旱的等级,除此之外还有东北地区中部降水也偏少,有轻到中度的旱情,局部有重度干旱。
由于降水偏少,不乐观,当地发电的基础,从目前已经出现的气象条件分析看,对水利、发电、航运都有一些不利的影响。
b) 厄尔尼诺拉尼娜监测情况
厄尔尼诺是中东太平洋地区,即赤道地区,太平洋表面海温比正常值偏高或者偏低的情况。我们国家涉及的区域在西经120°到170°,南纬5°到北纬5°,称为3.4区。
海温比常年滑动平均值超过0.5度并持续5个月,称为厄尔尼诺事件。超多-0.5度就是拉尼娜并持续5个月,称为拉尼娜事件。
如发生厄尔尼诺,会导致南美沿岸国家暴雨和洪涝灾害,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非洲东南部会出现干旱。厄尔尼诺发生的次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当年或者第二年夏季东北地区可能会出现低温。
拉尼娜现象在今年3月份结束。拉尼娜发生会导致南美沿岸国家如阿根廷降水减少,而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会出现洪涝。如果拉尼娜时间持续时间长,非洲的中部、美国的中南部会发生干旱,而巴西东北部,印度和非洲南部这些地方容易出现洪涝。拉尼娜发生时我国会气温偏低,秋汛比较严重。
目前已经脱离拉尼娜状态,未来我们的预测结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洋表面将在未来3个月内维持中性状态。到夏季将会转入厄尔尼诺状态。由于需要五个月才能形成厄尔尼诺事件,至今年年底,会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c) 我国未来气候预测
1) 短期预测
未来15-30天,从5月1号-16号,内蒙古中西部、宁夏北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降水偏多,比常年平均要偏多2-5成,其他地方接近常年或者偏少,云南中西部、西藏东南部、东北地区东北部、西南地区西南部偏少。
未来15-30天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但会弱一点,仍可能有沙尘天气出现。
5月份的预报,从气温看,5月份内蒙古西部、山西西南部、陕西、宁夏、甘肃、青海东北部、西藏南部气温要偏低,其他地方接近常年或偏高,其中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安徽南部、江西、福建、云南、四川南部偏高1-2度,即整个长江以南都是正常偏高的。
2) 短期降水
5月份的降水,东北地区中部和北部、内蒙东北部和中西部、华北西部、华中北部和南部、华东南部、西北中部、华南大部降水偏多,西南大部、西藏中部和南部、新疆降水偏少。长江上游以及长江以北的降水偏少会持续到5月。陕西西部、山西北部、甘肃东北部、内蒙中南部降水偏多2-5成,云南中南部、四川南部、西藏中南部等地偏少2-5成。
3) 短期气温
5月西南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气象干旱,水库河流的蓄水、农作物用水受到影响。森林火灾风险比较高,云南已发生火灾。另外5月份可能还会有沙尘天气。
4) 中期降水
长江中下游可能有暴雨的风险,5-9月,特别是6-8月,总的趋势是旱涝冰冻,区域性、阶段性的旱灾、涝灾都比较明显,灾害比较多,可能会出现极端性事件。气候年景一般到偏差。
整个汛期的降雨,南北两条多雨带,和去年类似,长江中游降水明显缺少。5月份之前,长江上游降水是缺少的,全年登陆的台风个数接近常年,主要影响华南和华东的沿海。西南的雨季开始的比较早,常年是5月27号,今年估计在5月中旬进入雨季。南部的雨量比较多,北部正常。梅雨开始时间接近常年,在6月9号左右,雨量比常年少,所以今年梅雨问题不是太大,但南北空间差异大。
降水偏少地区包括湖北大部、湖南北部、重庆东部,可能会出现区域性的干旱。
5) 中期气温
今年从图上看,除了东北黑龙江省的大部正常偏低之外,其他都是正常偏高。偏高明显的地方今年会出现高温热浪,在河南南部、安徽西部、江西西北地区、江西西北部、湖南北部、湖北重庆大部、四川东部、陕西南部、甘肃西部、新疆大部,偏高1-2度,这些地方日最高气温在35度以上的日数要比往年偏多。
6) 城市方面
新疆乌鲁木齐、武汉、重庆、西安、郑州、合肥、长沙、南昌这几个城市,可能出现高温热浪。6-8月登陆的台风可能有6-8个,常年是7个,路径是以西行和西北行为主,主要影响华南和华东的沿海,北上也可能发生。
今年第一次台风登陆的时间可能会偏早,常年是在6月29号,估计今年6月底前就会有台风登陆,到9月底可能就没有台风了。
7) 需要关注的信息
a) 干旱汛情:长江中游会发生阶段性干旱;汛情主要在松花江、黄河中下游。
b) 高温:高温热浪主要出现在华东、华中、新疆,该地区比常年同期气温偏高,日晒要偏多。
c) 山洪地质灾害:会发生在西南地区。
d) 强对流:今年强对流会比较频繁,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华东南部、华南以及西南地区。
e) 城市内涝:中小城、中小河流和城市内涝风险都是比较高的。
d) 全球气候近期特点
从1月1号到4月17号:
①亚欧、北美气温明显偏高,南亚、东南亚很多地方遭受了高温热浪的袭击;北半球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其中欧洲大部、北美东部、亚洲的西部大概偏高2度以上
4月中旬,印度的马哈拉施特拉邦,比哈尔邦等地都遭受了热浪袭击,多地的日最高气温超过了40度,孟买还有人中暑。
4月15号泰国测到45.4度的最高气温,已刷新国家历史记录。
②欧洲的西部气温持续偏高,加上降水偏少,欧洲的西部干旱比较明显。
意大利的河湖遭遇了严重的缺水,降水量不到正常水平的一半,主要河流的水量比往年要减少60%左右。加尔达湖水位明显下降,部分湖区已经变成了旱地。
法国出现了1959年以来最长的冬季干旱记录,西南部的蒙贝尔湖的面积缩小了80%,对附近的农业、灌溉和旅游业都有很大的影响。
3月1号起由于过去三年降水都不足,西班牙就进入长期的干旱状态,到3月下旬,西班牙的瓦伦西亚大区遭受了大型的山顶火灾。
③亚洲的北部和北美的西部气温偏低,其中北美的西部气温偏低比较明显,3月份以来平均气温大概比开年偏低2到4度。
e) 全球农业最新预测
从遥感监测的结果有以下判断:3月份,南美大豆的长势与上一年基本持平,总产可能要创历史新高,整个南美的大豆今年生产很好,阿根廷减产比较明显;美国的小麦和南非的玉米长势较好,南非的玉米总体好于上年同期;欧洲小麦目前长势也比较好。
具体结论来看,2023年南美的大豆单产是每公顷3158公斤,比去年增加了8.9%;种植面积也比去年增加,大概增加了2%;总产量比去年大概要增加11.2%。巴西的大豆单产、总产都会创历史新高,阿根廷的大豆单总产会有明显的减少。
Q&A
1、关于厄尔尼诺的预判和判断?
A:目前处于中性状态,预计夏季将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今年过渡年形势比较复杂,今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会影响明年的气候。
2、厄尔尼诺如果发生的话,主要影响哪些国家?对我国的影响主要在哪些行业?
A: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南美沿岸国家出现暴雨洪涝灾害,影响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非洲中部地区会出现降水量少的情况,而非洲东南部和巴西东北部也会出现少雨干旱。
厄尔尼诺对我国的影响是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会出现涝灾,当年或次年夏季东北地区会出现低温,这对农业生产不利。受到影响的行业主要是与气象有关的行业,如农业、粮食、饲料、糖、橡胶等。此外,水电、航运等行业也会受到影响。
3、今年国内南北地方的降雨情况?降雨量多少?洪涝或干旱情况能持续多久?
A:国内长江以北、华南沿海这些地方降水可能会偏多,容易出现暴雨、洪涝;长江一带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云南的冬春旱情比较严重,夏季降水会增长偏多;四川、贵州夏季降水基本正常,但春冬季降水偏少;湖北降水明显偏少,对长江中下游的水电会产生不利影响。湖南、重庆、四川、甘肃等地区会持续干旱到5月份左右。
4、全国高低温的分布情况?可能的高温温度区间和持续时间?
A:今年国内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偏高,河南南部、安徽西部、江西西北部、湖南北部、湖北、重庆大部、四川东部、陕西南部、甘肃西部、新疆大部分地区气温可能会偏高1-2度,35度以上高温日数比常年多。全国气温分布情况较为均匀,没有明显差异。
5、巴西、美国、东南亚、欧洲等农业生产国近期天气的判断?
A:未来两周影响亚洲的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北美的冷空气势力比较弱,北欧、南亚和中南半岛的气温可能会明显偏高。全球降水偏多的区域主要在南欧、东南亚热带和巴西东北部,这些地区可能会出现洪涝和暴雨天气。美国中西部和加拿大西部可能会出现干旱天气,对农业生产不利。欧洲各国的农业生产情况因地区而异,例如法国的葡萄酒产量可能会下降,意大利的橄榄油产量可能会增加。
6、对能源结构或者发电结构的年内趋势判断?
A:在国内,由于去年长江中下游高温干旱背景持续存在,并且西南部旱情仍将持续到5月份,因此预计今年水电发电形势不容乐观,而发电结构也不会有显著变化。从国外来看,在全球范围内,为了兑现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清洁能源比例会逐步增加,但是俄乌冲突影响可能导致传统能源占比反弹,新的清洁能源发展可能会受到一定滞后。
7、今年下半年可能形成厄尔尼诺事件吗?是否有可能转回拉尼娜状态?
A:预计在下半年,可能会进入到厄尔尼诺状态,但不会马上出现。因为要满足持续5个月的标准,所以到年底才会完全形成。根据目前的观测,今年回到拉尼娜状态的可能性不大。
8、为什么无法逆转回拉尼娜?
A:首先,涛动指数正在降低,表面温度相应升高;其次,由于海洋随时流动,周围海域的情况会对表面温度产生影响,观测与预测的温度都在升高;此外,拉尼娜已经持续了3年,从规律上分析,拉尼娜与厄尔尼诺交替出现,中间有比较短暂的中性状态。同时,专家的模型计算也预示着表面温度将继续升高。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表面温度会继续升高,而不是反弹回拉尼娜状态。
9、您的判断是云贵地区会持续之前的缺水状态还是反转?
A:西南地区以云南为主,包括周围的西藏、贵州等地,从去年冬天开始到现在都是降水偏少、温度偏高的阶段。但是6-8月份我们报告的云南地区,包括长江上游,都出现了降水偏多的情况。
10、西南地区在枯水期降水相对较少,但进入汛期降水量则会比以往更多;夏季时南方温度不会过高,北方则更热。您觉得这些对吗?
A:夏季的高温城市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地区,包括合肥、南昌、长沙、重庆、成都、西安、武汉和郑州等城市,不包括北方,新疆属于北方。华南西南包括贵阳、南宁、昆明和拉萨等城市,温度正常而且略微偏高,但高温不会比往年高太多。
11、如果长江今年汛期水过多,会对发电产生什么影响?
A:根据今年的预测情况,长江水量不会很多。因为今年中游地区出现高温干旱和降雨偏少的情况。如果降雨太多,会对防汛工作造成一定困难,对发电和航运却有利。
12、您是否研究过历史上遥感数据与实际产量的对应程度如何?
A:对于国外的产量预报,利用遥感技术来进行地表监测是我们最有效、可靠、可信的方法之一。
相较于国内可以到现场观察的方式,我们还有气象站和农职站等设施,但这并不如遥感监测那样客观。值得注意的是,结果会受误差的影响,例如天气和清洁度等。
13、从历史数据来看,这次拉尼娜现象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但历史上只有在70年代才出现过这样的长期拉尼娜现象。如果这种现象演变成厄尔尼诺现象,它的幅度和持续时间是否也会像70年代那么严重?
A: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发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这次拉尼娜事件持续了三年,这在过去二十年内很少见。从趋势来看,厄尔尼诺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而拉尼娜的时间则减少。专家们对此意见不一,有人认为拉尼娜仍然会经常出现,而有人认为拉尼娜事件在过去的二十年没有出现过,因此未来也不会常出现。
我认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本质都是中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洋表面的温度,不可能一直高温或一直低温。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这些事件的频率也会随之变化。未来还会保持现在的跷跷板状态,即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状态会交替出现,但厄尔尼诺的状态仍将占主导地位。拉尼娜事件仍将存在,但像连续三年这么长时间的强烈拉尼娜事件不会那么快发生。
14、从全球产量波动的角度来说,受拉尼娜影响较大的品种是哪些?
A:就国内而言,拉尼娜年和厄尔尼诺年对于小麦的影响不大,而对于玉米可能有更大的影响,水稻则取决于洪涝情况。
15、对于软商品,比如棉花,糖以及橡胶这些品种,在厄尔尼诺年国内表现如何?
A:棉花和橡胶都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其中厄尔尼诺年对棉花不利。就橡胶而言,气候变暖可以促进橡胶的生产,因为它分布在南方,不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太大影响。
16、我们注意到华盛水电公司表示,今年五六月份来水可能会同比下降约一成,但是主汛期A:长江来水可能会比去年好一些,是这样吗?
对的。长江从去年冬天到今年5月份,都是干旱,来水会少一点。但是6-8这三个月的降水量比它的常年值要偏多,所以干旱情况应该会有改善。
17、今年雪山融水比去年晚了大概一个月,您觉得这块来水增加主要是气温的原因,还是雪山融水的影响?
A:雪山融水主要取决于温度和积雪面积大小。如果积雪较多,则会提供更多的融水,但前提是温度适宜。今年来看,相比于西南地区,长江流域降水的影响更大。一般而言,融雪主要出现在新疆一些中小河流,这些河流是大江大河的支流,其融水量大小也受到温度和上一年度积雪面积大小的影响。
18、今年长江流域,尤其是长江上游、金沙江下面,来水相对还可以,但到了长江中下游,整个来水量却偏少一些。为什么会出现上游水量充沛,而到了中下游却变得偏少呢?
A:首先,融水是有限的,可能在上游支流中更显著。当到达中下游时,降水是它的主要问题,因此相对来说融水占比就较少了。
19、今年如果到了主汛期,长江流域的降水也是不容乐观,这个主要指的是长江的中下游呢?还是说长江的上游?
A:长江上游地区的汛期情况良好。尽管澜沧江和金沙江流域的降雨量偏高,但中下游的降雨量却不足。因此,中下游地区的水量流量都偏少,而上游地区的水量流量仍然正常。
20、秋汛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A:我们国家的降雨有一个特点:华南地区在3-4月进入汛期,即前汛期;随着气旋活动范围的扩大,北方地区会在6-8月逐渐进入主汛期;到了9月后,中国的宁夏、四川北部、陕西北部和山西等地区出现秋汛,此时华南地区的全汛期已经结束。在主汛期6-8月时,华南已经出现高温干旱,比如去年北方出现汛期时,鄱阳湖当地进入旱季,这基本上标志着主汛期的结束,然后就开始进入秋雨季节,秋天较容易出现雨,特别是在华西地区。
总结一下:汛期从3月开始,主要在6-8月,南北方向移动;如果延迟到9月,主要会发生在华西和陕西等地,而长江以南和西南地区则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