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市场动态 >> 正文
【分析】玉米高开,后期如何操作?
日期: 2022-09-29   来源:国谷社  阅读: 6506  双击鼠标滚屏

继东北玉米开秤价高涨之后,玉米期现货价格的确强势了一波,尤其是期货,创下2865元/吨的阶段性新高,但是自本周开始玉米却开始了下跌之路,本质原因还是开秤价格太高,产业链传导受限,先,如此高的开秤价格是农户的一厢情愿,贸易商和企业并不一定愿意去买单,再者这两年大部分贸易商利润不佳甚至亏损严重,今年并没有充足的资金量去收粮,况且手中还有陈粮库存没有销售完;其次,东北价格如此高,暂时看外运却非常困难,因为东北产区尤其黑龙江玉米早熟区疫情还零星发生,省外流通受阻;另外,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是低洼地,春玉米库存尚未消耗完,平均企业收购价格在2700元/吨,基本和东北产区的吉林地区一个价,东北粮外运并没有利润。总之,短期看,玉米价格还是有回落空间,尤其是东北产区的玉米。

东北-华北贸易逆差,玉米流通受限

东北华北玉米一个价,几乎成近几个月的行业常态,贸易并没有利润,严重抑制了玉米的流通。华北地区的玉米市场不再是常年存在缺口,近年来伴随玉米价格的高位,丰厚的种植利润刺激了春玉米的面积扩增,而且幅度超过了市场预期,似乎华北地区总有源源不断的粮源供应;另外就是需求端的同比下滑,尤其是饲料养殖行业的去产能周期,让需求的缩减对冲掉了往年的缺口。贸易流通不顺畅,东北产区的高价玉米就没办法往下传导,只能周边区域自行消化,但是消费能力在那,必然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高价就会支撑不住。

“后疫情时代”贸易格局转变,区域性特点明显

自2020年以来,疫情的发生对玉米市场的影响也是巨大,尤其是物流和消费这块。当前的“后疫情时代”下,玉米贸易格局发生了较大改变,曾经的“东北粮关”和“北粮南运”贸易路线似乎都冷清了许多,反而是东北、华北、南方销区都各自形成了贸易圈子,东北粮本地消化为主,华北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南方销区靠进口玉米和相关替代谷物,这就出现了各区域的价格不再有明显的价格差,甚至出现几乎相差不大的价格水平,传统的靠区域价差做贸易的模式已经过时。

玉米下方空间有限,长期依然看好

虽然东北玉米高开后不能高走,但是下方回落空间也是有限,除了种植成本是强支撑外,消费的大头在饲料养殖行业,生猪利润高企以及二次育肥积极性的高涨是需求端的一大利好,未来四季度和来年二三季度的饲料消费都是强势恢复。另外,进口玉米成本高位是不变的事实,从美玉米的种植面积、单产、优良率等数据看,未来美玉米价格还是高位运行。

综上所述,东北产区开秤价格高开后没有能高走,港口2830-2840元/吨是锦州港高报价,其他家2770-2800元/吨,平仓按报价+60-70元/吨,实际成交没有量,高价没有人买单。短期看,东北产区和港口价格还有回落空间,届时倒是建库存的好时机;长期看,考虑到种植成本和需求的强势恢复,玉米价格下方空间有限,未来玉米依然看好!!!

免责声明
1、本网部分信息属于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内容! ※本网联系电话:0534-2220168

工信部备案号:鲁B2-20041020-1 版权所有   德州博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400-9900656    传真:0534-2220102    邮箱:cnmfnet@126.com
 Copyright © 2004-2020 CNM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网法律顾问:金延峰律师(手机:13953449218)
     

  鲁公网安备 3714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