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粮食政策改革的大背景下,小麦也进入了政策改革期。近日在2018年的一号文件中提出,目前我国农村发展存在着“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等诸多问题。
农民适应生产力和竞争的能力不足
当前我国的“小农经济”现象严重,小麦种植分散,且多以家庭为单位。存在着经营规模狭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生产经营模式老旧,生产技术难以革新等多种弊端。不过,也同样指明了改革方向。要在稳定口粮面积、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及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国储小麦库存维持高位
目前小麦市场国储粮库存高位,但市场粮阶段性的供过于求与供给不足并存。近年来在政策托底之下,我国小麦年产量稳定在1.3亿吨左右,但下游制粉需求增长缓慢,饲用需求受到低价替代品玉米、大麦等的冲击而日渐萎缩。而供大于求,导致我国小麦结余库存连年递增。但由于国储粮出库难度大,每年新小麦上市之前的几个月时间内,市场粮都处于供应不足的状态。虽然2018年1月下调国储粮竞拍底价,加强了去库存力度,对市场供求矛盾起到一定缓解作用。
市场分析
综合分析来看,今年小麦低收购价下调0.03元/斤,国储粮竞拍底价下调50元/吨。当然这些只是开始,接下来还将继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快培育多元市场购销主体,改革完善储备粮管理体制。通过完善拍卖机制、定向销售、包干销售等,加快消化政策性粮食库存。落实和完善对农民直接补贴制度,提高补贴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