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政策动态 >> 正文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一号文件和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
日期: 2021-02-27   来源:中国绿发会  阅读: 18471  双击鼠标滚屏

种子,关系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未来。

2021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要求“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加快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畜禽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加强国家作物、畜禽和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种子质量好不好,种类丰不丰富,是打赢翻身仗的关键。



何为原始创新?举两个例子。

荞麦,是日本重要的农作物。日本一位京都大学农学院大西近江教授,是国际上知名的荞麦种质资源学专家。在1992年或者更早,大西近江在我国云南地区发现了一种野生荞麦,后来他将这种荞麦种质资源带回国,并开展杂交研究,成功利用这种野荞麦的自交亲和性与日本本土自交不亲和的甜荞麦杂交,成功解决了日本荞麦育性低的育种难题,给日本荞麦生产带来了巨大变革。

另一个例子,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袁隆平院士。20世纪70年代初,袁隆平及其助手利用天然雄性不育的“野败”作为杂交水稻的不育材料,打破了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后来又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一系列的科学研究成果,不仅让人民吃饱饭,还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种子,以及种子丰富的多样性,是一个巨大的遗传多样性宝库,任何一项种质资源的创新与突破,都是一项战略资源的胜利。201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0)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正公平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简称《名古屋议定书》)。2016年,我国正式成为《名古屋议定书》缔约方,这标志着我国生物产业进入惠益共享时代,生物遗传资源监管工作也愈发受重视。

然而,如果没有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这一切都将无从谈起。而现在,则需要人们为应对“种子危机”未雨绸缪。

危机重点可从两方面重点分析:

1. 种质资源多样性的丧失。据有关报道现实,近半个世纪以来,有200多种高等植物已经灭绝,约4600种高等植物处于濒危状态,一些不被市场青睐的野生种、半野生种、地方种或传统农家品种等已经在野外难觅踪迹或已永远消逝。

2. 粮食系统岌岌可危。201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粮食与农业多样性报告》称:人类栽培种植了超过6000种植物作为食物,但仅有不到200种具有显著的生产水平,而现在9种作物(甘蔗、玉米、大米、小麦、马铃薯、大豆、棕榈果、甜菜和木薯)的产量,就占到了粮食总量的66%。也就是说,养活人类的食物支撑非常集中且少。这让粮食系统在面对沙漠蝗虫、草地贪夜蛾等粮食宿敌大范围入侵时变得岌岌可危。

“粮食系统”是指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和消费所涉及的一系列活动。而种子,则是这一系列活动的关节所在,代表着作物上一轮生命的顺利完结和新一轮萌发的开始。

2021年,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将于9月份召开,这也是推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十年行动的一部分。在正式会议召开之前,峰会的五个行动轨道(Action Tracks)将为各利益相关方提供交流分享的机会,培养新的合作并完善现存的方案。五个行动轨道分别为达成峰会的五大目标,关键词可总结为:可获得的(accessible),可持续的(sustainable),有益自然的(nature-positive),公平的(equitable),和有韧性的(resilient)。

据悉,绿发会国际部、信息部会同良食基金,正在深度推进峰会及行动轨道合作事宜。也欢迎更多,更广泛的参与。

变革我们的粮食系统,做好乡村振兴,可充分发挥种子的力量。

 

 


 

免责声明
1、本网部分信息属于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内容! ※本网联系电话:0534-2220168

工信部备案号:鲁B2-20041020-1 版权所有   德州博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400-9900656    传真:0534-2220102    邮箱:cnmfnet@126.com
 Copyright © 2004-2020 CNM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网法律顾问:金延峰律师(手机:13953449218)
     

  鲁公网安备 3714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