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玉米下跌愁人,上涨也同样愁人。
愁什么呢?
当然是愁上涨不持久,甚至是不是回光返照?别涨5厘米跌5分,那谁受得了啊?
那么就回到了今年的话题:玉米还有没有后手了?
或者说玉米还有哪些支撑有可能能支撑住现在的涨势吗?
说实话,挺渺茫的,但硬要分析也不能说没有,主要就集中在几个变量上:
第一,情绪。
其实现在无论是玉米也好,还是小麦也好,现阶段供需的框架基本已经是框定了的,太大的变化也不太可能。
比如说玉米供应整体看就是一个偏紧的状态,有人说东北不缺或者哪里不缺,这是地域差异的问题,但从总体来看,肯定是比上年同期要紧的。
虽然有储备库的轮换粮,还有进口玉米拍卖都在补充市场,但补充一定也是有限度的,不至于说一通狂轰乱炸,把玉米直接给炸死了。
尤其是进口玉米拍卖,明显是悠着劲儿呢。
但是吧,这个需求也确实难有太大变化。
虽然说深加工前两年扛了大旗,但是今年深加工陷入亏损状态,杀头的买卖有人干,亏本的生意无人问。
这种状态下指望深加工再来扛大旗显然不现实。
而饲料需求呢,有刚需,但增量动能太差。
猪价和蛋价都在低位,生猪还在去产能,饲料需求也受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大增的可能性极低。
所以玉米供需基本是可以看清的,那么玉米的涨跌就更依赖于情绪了。
因为情绪会左右当前的动作,进而会影响玉米的行情。
比如玉米看跌情绪浓重,用粮主体补库就不积极,相反如果看涨,那么补库也会增量。
第二,天气。
天气对玉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当前和未来。
当前就不用说了,主要就是影响玉米的上量,就像这次山东玉米上量减少,于是价格回涨。
但这并不是主要的,因为短期的天气不能持续,所以更重要的是对新玉米产情的影响。
目前来看,天气对新玉米的扰动不大,基本仍是一个丰产局面,如果按照这个趋势,那么新玉米上市后,玉米就还有下降的空间。
第三,春玉米的质量及开秤情况。
虽然说春玉米产量不大,但是春玉米的行情也可以看作是市场对玉米心态的一个投射。
所以也能影响到玉米行情的波动。
所以你说玉米有没有后手,我只能回答不知道,因为这3个因素并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
但至少目前来看,情绪反转的几率不大,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道理,由涨入跌易,由跌转涨难。
除非有实质性的、持续性的强刺激因素,情绪才有可能反转。
而天气呢,更是一个未知变量,老天爷的事谁也作不了主,天有不测风云,但天也可能是晴空万里。
至于春玉米暂时还没有大量上市,所以还处于观望状态,但从已部分上市的春玉米情况来看,水分比较高,质量并不高,但价格相对来说并不算太低,至少比去年是要高的。
那这能不能看作是玉米的一个后手呢?
继续观察吧。